课件编号3736865

第二课《鹏之徙于南冥》课件

日期:2024-05-1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7538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鹏之徙于南冥,课件
  • cover
课件35张PPT。鹏之徙于南冥庄子1.简单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2.理解掌握“奚以……为”句式的特点,归纳“志、图、名、置、穷”五个词语的义项。 3.理清思路,背诵第1段,并理解本文想象奇特和善用比喻的特点。 本课首先由先秦散文特点导入,进而介绍作者关于庄子及其作品,接下来了解《鹏之徙于南冥》的文学地位。进入课文讲解,疏通课文意思,收听课文朗诵音频,了解全诗的内容,梳理基础知识,归纳概括本诗的结构。最后总结概括鉴赏要点。 在分析鉴赏课文时应该注意体会借用寓言说理,借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想象丰富,意境开阔,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让他们尝试自己说出观点。最后总结时就能让学生印象深刻。本课配置了一个音频,可使课堂更为生动,克服了语文课堂枯燥的缺点。 先秦散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庄子》。《庄子》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形象、恢诡的论辩,富有诗意的语言是《庄子》的特点。一、关于庄子及其作品 庄子名周,战国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今存33篇。二、关于《鹏之徙于南冥》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鹏之徙于南冥》是庄子的代表作品,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全文分两大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有所待”而失去自由,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了庄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 课文节选部分是《逍遥游》的主体,文章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想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 所谓“无功”就是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 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 所谓“无已”,就是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 这样消除了物我对立,使精神与道融和为一,超越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越现实的绝对自由。 “逍遥”,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就是徜徉、漫步、翱翔,安适自得优游岁月的情景,那就是逍遥。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全篇集中表现了庄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三、预习检测: 3-1、注意下列红色字的注音:北冥( ) 鲲鹏( ) 抟 ( ) 迁徙( ) 坳堂( ) 草芥( ) 夭阏( ) míng kūn tuán xǐ āo jiè è 3-1、注意下列红色字的注音:蜩蝉( ) 舂粮( ) 蟪蛄( ) 大椿( ) 斥鴳( ) 泠然( ) 万仞( ) 蓬蒿( )蜩蝉( tiáo ) 舂粮( chōng ) 蟪蛄( huì gū) 大椿( chūn ) 斥鴳(chì yàn) 泠然( líng ) 万仞( rèn ) 蓬蒿( gǎo )3-2、解释下列句中的红色字:《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 迁移,迁往 而后乃今培风: 乘着,趁着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快速的样子;触,碰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相比 绝云气,负青天: 穿过 知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