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38717

访谈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16968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访谈
  • cover
课件38张PPT。其他设问方式: (1)这篇访谈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围绕×××,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做了倡导?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作了倡导?2012年广东高考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2014年广东高考[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访谈内容的能力。做此类题目先要根据题干要求“概述”“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确定答题区间,全文罗哲文先生回答了记者的十个问题,其中第三至第六个问题的回答涉及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根据题干筛选出合乎要求的信息并加以概括即可。其他设问方式: (1)怎样评价×××的这一观点? (2)怎样理解×××的这句话?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2012年广东高考在古建筑保护上,罗哲文先生持哪些看法?2014年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作家王蒙先生曾说:“可以不读书,不可以不读《读书》。”这句话一度流传甚广,表达了读书界对于《读书》这个杂志的挚爱之情。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平台,它的思想倾向及文风、作者群的改变也将无一例外地成为公众话题。 作为刊物掌舵人,无疑是构成刊物成与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带着众多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掌舵人之一黄平。 思想上的勇气是敢于面对当下 2.请分别简析文章第一个小标题下《新京报》记者三次提问的特点。 答:_____ 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从记者提问的特点入手。如第一次提问时说“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这是第一人称口吻,可以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第二次提问,由“这样做”及“可能带来了另外一种效应,比如过于分散,没有重点了”可知,这是承上启下,可以使采访过渡自然。第三次提问时说“一些批评认为,《读书》没有抓住当下社会最核心的问题……”,这种问法比较委婉,因为涉及了较敏感的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尴尬。 答案 ①第一次提问重在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拉近距离。“我很喜欢《读书》这本杂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使采访顺利开始。②第二次提问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前一个话题作以简单总结,进而引出下一个问题,使采访过渡自然。③第三次提问,用委婉的方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问题,既避免了场面的尴尬,又达到了采访的目的。命题分析 访谈文本从形式上看是一问一答一直循环下去组成一篇文章,但其问答有互动的因素,并且依靠一问一答推动访谈的进行。这其中,双方要充分配合。提问者要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因此,访谈文本的主要技巧是针对提问者而言,必须掌握基本的提问技巧。而读者在阅读时往往要着重关注提问者问的艺术技巧。其常见的设题方式有: 1.记者是怎样提问的? 2.本文的提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3.访谈的提问非常有技巧,请就本文简要分析。思维建模 1.一般提问方法:要么直接问,要么旁敲侧击。可以细分为: ①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②直问: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本考点中访问者的提问就是直问,富有针对性。 ③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④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2.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访谈要及时抓住新情况,调节控制好访谈过程。使访谈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 ①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对象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②延伸提问: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③对比提问:有时候,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