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42862

湖北省华中师大一附中(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测评 语文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35515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联盟,测评,质量,教学,5月,高三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测评 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要想对天或者天的观念的实际意义和作用进行说明,想来没有什么事物比它涉及更多的歧义性了。所谓内在的天、超越的天、原理性的天、实体的天,或者说是自然的天、法则的天、理法的天、道德的天、主宰的天、命运的天、终极的天、无限的天…… 这种歧义性,就中国的天而言,起源于名副其实的像天空一般无限伸展的意义,它包括了我们所讨论的理、自然、道等等所有那些概念,虽说可以根据上面所罗列的词汇来说明中国的天的概念,但是实际上,正如有识之士所见,这些词汇也完全可以用来说明日本的天的概念。因为天的特质最大限度关系到民族性的或者说是历史性的特质,利用这种对于属性的规定,是不能把握中国的天的特质的。 但是还不仅如此,日本和中国的天的概念差别之大有如天和基督教的神的区别一样。例如中国的天在殷周革命之后,被视为主宰神一般被敬畏,之后成为皇帝权威性的根据;而日本的古代有对象不特指的以卑弥呼等巫王为媒介的自然力的信仰,也有支撑着天皇权威的,称为天照大御神、高皇产灵神的太阳神。且与此相关,中国对天的强烈关注是通过加入古代以来对天文的观测之力,建构了“盖天说”“浑天说”等解释宇宙构造的理论,尽管这些理论的流通范围仅仅限于宫廷之内,但类似今天所说的天文学、地球物理学是很早就有的,而与此相对,日本却从未产生过这样的事物。 一方面,日本从幕府末期到明治时期,出现了诸如大盐中斋的“天人合一说”、西乡南洲的“敬天爱人说”、夏目漱石的“则天去私说”等,可以说其无欲无私的“诚”的现世超越性、纯粹性、无限性是假托于天的,呈现为所谓纯粹自我的天。而中国,把属于个人悟性的对象作为整体的天来论述的现象是不存在的。中国的天人合一,如后所述,关系到政治与社会整体构造的应然状态,敬天与爱人也分别是“君道之要目”和“治平之道”的要目之一,是组成为政原则的一环,无论如何也不是一种个人性的存在,更不要说是一种心象的存在。 由此可以推知,中国的天的物质,显示出的是关系到例如秩序原理的框架等政治、社会的大的统一体。 在中国,说到秩序的社会性结构,自古以来是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的五伦,不过即使称其为结构,这也只是为了使社会安定而推行的社会内部的所谓内在结构,不是决定社会基础本身存立的外在框架。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秩序原理———五伦,是使内部结构安定的原理,即朱子所说“当然之则”,仅此尚不能成为它本身存立原理,亦即朱子所说“所以然之故”。换成仁、义、礼、智、信而言亦是如此。 在古代中国的观念中,决定社会存立的根据是天,其原理笼统称为天道或天命,人们认为,社会或者国家、王朝的体制可否存立,不取决于地上的帝王,而托付于天上的“主宰者”之手。 (选编自沟口雄三《中国的天》)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天的特质有很多意义,如内在的天、超越的天、原理的天、实体的天等,它包括了“理、自然、道”等概念。 B.仅凭借“天”具有的歧义性属性是不能把握中国的天的特质的,因为它只是中国的天的特质的起源。 C.由于民族性或者历史性的特质不同,中国和日本的天的概念差别之大有如天和基督教的神的区别一样。 D.中国和日本的统治者都利用人们对天的敬畏与信仰来加强皇帝或天皇的权威,并且利用自然现象及其理论来加以解释。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与中国不同,从幕府末期到明治时期,日本出现的“天人合一说”“则天去私说”,都将个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