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46191

3.19 声音的高低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230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3.19,声音,高低,格式,教案
  • cover
3.19 声音的高低 教案 课 题 声音的强弱和高低 总课时数 2 第2课时 教 学目 标 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声音的强弱和高底与什么有关提出假设。2.能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条件下,物体会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2.知道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到声音的奇妙。2.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设计方法 重点: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大小有关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难点:混淆声音强弱与高低的概念设计: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方法:观察、实验、分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强和弱,老师想考考大家,对上节课的内容有没有掌握了。振动怎么样的时候,声音比较强?振动怎么样的时候,声音比较强? 振动幅度大,声音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声音的强和弱指的是什么?单位是什么? 音量。分贝(dB) 其实声音既有强弱之分,也有高低之分。比如我们乐器中的“哆唻咪发嗦啦西哚”中的两个“哆”就是一个高,一个底。那么声音的高低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声音的高和低(板书)二、 自主探究 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发出高音,什么情况下发出低音。师:音量并不能决定声音的特点,你是怎样理解声音的高低的?(铝板琴演示高低不同的声音)生:声音高就是声音尖细,声音低就是声音粗厚。师:那么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师:现在有两个实验,一个是尺子,将尺子一端压在桌子上,另一端露出,然后用手拨动尺子,观察震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高低,然后改变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尺子,观察震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高低;二是使用橡皮筋实验,通过拉伸橡皮筋长度的不同,观察橡皮筋发声的高低,并观察橡皮筋振动的情况。大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先根据器材做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并完成实验记录实验序号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尺子振动的快慢声音的高低123实验序号拉车长度声音变化橡皮筋振动情况1完全不拉2拉到比较紧3拉到很紧(学生讨论并操作,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实验过程。师:你认为物体什么情况下发出高音,什么情况下发出低音?生:物体粗短时发出的是低音,物体细长时发出的是高音。老师总结并板书,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赫兹(Hz)老师将本课的重难点讲述清楚,声音的强弱与高低的区别,可以用课外的知识给学生们补充,声音就是一列波,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而声音的强弱与波的振幅有关。三、小结影响声音的因素除了音量音调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掌握好了这些因素,我们就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希望同学们回去后自己制造出能发出强弱高低不同声音的乐器,我们可以组成一个小乐队进行演奏,我想这一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布置作业 了解声音的高低与强弱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声音的强弱和高低振动速度快,声音高;振动速度慢,声音低。 教学后记 本节课是在学生们学习“声音的高低”活动中,初步感受到声音高与低的变化的基础上,更具体为学生们提供观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机会。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快慢决定的,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中的内容安排比较清晰,对音高的研究并且围绕着2个实验进行:一个是橡皮筋辩识声音的高低,学生通过听一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初步分辨出声音有高低之分。接着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声音了分辨,掌握了分辨高音和低音,再通过举例子,加深认识。第二个是尺子产生高低音的秘密。先让学生阅读实验步骤,明确实验方法,再看老师的演示,接着进行了实验,并做好记录,经过小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