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2-3.24 雨落到了地面、流水的力量、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案 课 题 22.雨落到了地面+23.流水的力量+24.自然界的水循环 总课时数 1 第 1课时 教 学目 标 1、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雨水降到地面会有下渗和地表流动等现象,知道不同的地面对雨水下渗的影响。(2)能说出流水有侵蚀地表和搬运泥沙的作用,认识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沙又会沉积下来。(3)会描述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过程,知道促使水循环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2、能力培养目标:(1)会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雨水在不同地面流动的情况。(2)会做模拟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河床和河岸的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地形地貌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能关注城市大量使用水泥、沥青覆盖地面导致的不良影响,意识到科技的过度应用有可能会破坏环境。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设计方法 重点:能说出雨水降到地面会有下渗和地表流动等现象,知道不同的地面对雨水下渗的影响。难点:能说出流水有侵蚀地表和搬运泥沙的作用,认识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沙又会沉积下来。设计:提问———观察———交流—实验—分析小结方法:观察法、交流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课前整顿纪律。二、教学导入出示任务驱动图,降落到地面的雨水会流到哪里去呢?(板题:雨落到了地面 )三、讲授新课活动一:雨落到了地面(一)雨水的流动1、讲述:降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一部分雨水会蒸发到大气中,其他的雨水会渗入到泥土中,或者从地面上流走。2、活动:观察雨水落到不同地面时的流动情况,描述雨水是怎样流动的(观看视频)。 3、实验:利用喷壶模拟降雨现象,观察并记录雨水是怎样在小瓷砖、带草的小土块和一些沙石表面流动的。4、思考:观察常见的停车场地面(水泥地和不影响草生长的带孔地砖),思考雨水降落到这些地面时,水的流动情况有什么不同。分析哪种停车场地面更适合城市发展的需要。(二)雨水的汇集1、提问:如果雨水落在山上,顺着山势,流动的水会怎样汇集?2、活动:在课本的图中,用箭头画出雨水汇集的方向和路线。3、交流:学生代表汇报意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4、总结:雨水降落到地面后,无论是顺着山脉流动,还是顺着地面流走,大部分的水会在地势较低处汇集,形成溪流。溪流汇集在一起,形成大江、大河,最后流入海洋。活动二:流水的力量(一)流水的力量1、提问:流水有什么作用呢?2、交流:学生代表汇报意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3、总结:不管是奔腾的河水,还是涓涓的溪流,都会夹带着泥沙甚至砾石向前移动,这就是流水的搬运作用。4、提问:川流不息的河水除了夹带淤泥、沙石等沉积物移动外,还会对地表产生什么影响?5、追问:在流水的冲刷下,河岸会被侵蚀吗?河道里的泥土和沙石会被流水搬运到哪些区域呢?6、任务:利用身边的材料模拟河道,探究流水会对河岸和河道造成怎样的影响。7、实验:用长条塑料板,泥土、沙子和细石的混合物模拟一条上窄下宽的河道。将河道较窄的一端垫高,从河道最上端缓缓注入清水,观察现象。8、学生交流汇报。(二)流水对地形的影响1、讲述:流水的力量很大,不仅会侵蚀地表,还会搬运泥土和沙石。流水的这些作业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地形景观。2、任务:观察流水影响地形的示意图,观察弯曲河道两侧的水流速度。思考不同的水流速度对河岸的地形有什么影响。3、讨论:水在河道拐急弯时,河道两侧的水流速度哪边大?水流速度越大,水流的力量就越大,侵蚀情况会怎样?4、分析:当河道中的水流速度变慢,水流挟带的泥沙会逐渐沉积下来,在一些地方形成三角洲。查阅资料,了解三角洲的成因。5、师生讨论总结。活动三:自然界的水循环(一)水的循环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