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51491

高一《师说》教学设计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304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一,师说,教学设计
  • cover
枣庄八中南校 高一语文组 课 题 师说 课 型 文言文新授课 课 时 第1、2课时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掌握、积累“师、传、道、”等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等文言虚词2.掌握特殊的文言现象及翻译。 能力点 学习正反论证、反复论证的写法。 教育点 1.体会韩愈不顾流俗、卓立独行的精神。2.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重难点 1.理解韩愈“师道”思想,以及在当时社会的现实意义。2.透彻的理解对比论证对于表达作者观点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文本研习与对话)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PPT)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未闻有师。有,辄哗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牵引,拉拉扯扯地纷纷议论),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师:在这篇短文里提到的社会风气是怎么样的?生1:人益不事师。今之世,未闻有师。有,辄哗众笑之,以为狂人。师:文中提到韩愈是怎么做的?生1: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师:今天我们就一块来了解一下文中提到的《师说》并看一下韩愈对老师和从师学习的看法。师:我们先来展示一下我们预习的成果:1.字音(PPT)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含意。 郯子( ) 苌弘( ) 师襄( ) 老聃( ) 近谀( ) 句读( ) 经传( ) 李氏子蟠( )以贻之( )或不焉( )2.检查诵读全文,重点句断句提示点拨。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3.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阱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4.写作背景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师说》作于公元802年,即唐德宗贞元十八年这一年韩愈43岁,正是他锐意求进,致力于“古文运动”的时候。当时的官僚士大夫重视门第观念,只认得功名富贵,威权势力,不尊师重道,不看重有学问的人《师说》就是为了指责唐代上层社会这些不良风气而作《师说》的问世也是韩愈被贬阳山的原因之一5.文体“说”是论说文的一种。我们以前学过《马说》《爱莲说》。“师说”即“说师”、“论师”。二、明确目标,安排自学 (PPT展示教学目标)自学问题:找出文中带“师、道、之、其”的句子并思考,积累文言常识(通假字、古今异义、常见实词及特殊句式)。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 传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