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52713

4.24 冷热现象

日期:2025-09-3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1265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4.24,冷热,现象
  • cover
4.24 冷热现象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知道冷和热的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 2. 科学探究 (1) 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冷和热的现象,学习科学的描述方法。 (2) 学习分析信息和资料,在小组内交流想法,体验通过交流、讨论形成共识的过程。 3. 科学态度 (1)通过寻找日常生活中冷和热的现象,形成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意识。 (2)亲身经历用感觉器官判断物体冷与热的过程,体会到科学研究仅凭感觉是不够的。 (3)形成乐于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指引 1. 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 活动题目 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力要求 活动1 哪里冷,哪里热 寻找并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冷和热,知道冷和热的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 观察、描述、交流 活动2 冷热的感觉 亲身经历用感觉器官判断物体冷与热的过程,认识到人的感官对冷热的感觉不一定准确,体会到科学研究仅凭感觉是不够的 描述、交流、分析 2. 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有一天,天气炎热,波波把他最喜 出卷网欢吃的巧克力放在口袋里。可是当波波把巧克力从口袋里掏出来时,却发现巧克力融化了。妍妍提醒波波,巧克力应该放在比较冷的地方。 产生问题:哪里比较冷呢?孩子们大都通过生活 出卷网经验知道“太阳下比较热”“树荫下比较凉”,但是这些只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冷和热的现象”的模糊认识,大部分孩子都没有认真地思考或描述过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有哪些冷和热的现象。 驱动任务:寻找并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冷和热,知道冷和热的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 中普遍存在。 活动1 哪里冷,哪里热 本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讨 出卷网论,知道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冷与热的现象到处存在,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奠定基础。我口袋里的巧克力怎么化了!要放在冷的地方吧?哪里比较冷呢? 本活动安排学生认真观察、收 出卷网集身边有关冷与热的事实材料,一方面让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更为细致的观察和更为系统的描述,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冷与热的现象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教科书的场景图中,彬彬打开了冰箱门,“冷气”扑面,而一旁的妈妈正在炒菜,却热得满头大汗。这是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回忆和共鸣,给学生以提示的作用。你还知道哪些冷和热的现象? 接下来,教科书引导学生观察的范围由“身 出卷网边”拓展到“大自然”和“人类生活”中,从而发现冷热现象既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也与人类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教科书中的四张图片分别表示烈日炎炎 出卷网的夏日、高温的熔岩、下雪天和南极的冰山,其中既有自然界中的冷热现象,也有人类生活中的冷热现象。主题人物妍妍说“你还知道哪些冷和热的现象”,这句话暗示学生,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冷热现象绝不止教科书图片给出的四处,启发和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想想还有哪些冷和热的现象。经过这样的思考以后,学生在课后寻找冷热现象时才不会漫无目的地随处看看,而是有针对性地验证自己的想法。 在日常生活中,冷与热的现象随处可见 出卷网。怎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呢?关于冷热,学生已有一定的感知,活动开展的关键是注意激发学生新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现。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由近及远地观察,先从身边的生活(如家庭)开始,再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学生就会发现冷热现象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跟人们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从而激发探究热情。 寻找家里的冷热现象时,由于学生在课堂上不能进 出卷网行实时、实地的寻找,教师可充分利用一些场景的图片(如煤气炉、炒菜、煮开水、冰箱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把这些场景拍成视频,在上课时播放,给学生更生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