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57398

第16课 音乐之声 ——碰撞传感器的应用 教案

日期:2025-11-13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283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6课,音乐之声,碰撞,传感器,应用,教案
  • cover
课题名称 第十六课 音乐之声 ———碰撞传感器的应用 科  目 信息技术 年级 九年级 教学时间 2课时(90分钟) 教学目标 1. 复习碰撞传感器的检测。 2. 学习并掌握连续判断的方法与技巧。 3. 巩固机器人发音和运动的特效方法。 4. 熟练运用子程序。 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总结各种传感器使用规律。 课堂教学分析 由于现在学校还不能提供真实的机器人,所以在讲原理和编程调试时只能在仿真环境中进行。 《音乐之声》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1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机器人的触觉,观察机器人触觉的组成。然后提出问题:使用碰撞传感器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红外传感器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红外检测程序对红外传感器进行了检测;亮度传感器在使用之前,也通过亮度检测程序对亮度传感器做了检测;我们在使用碰撞传感器时,同样要通过碰撞检测程序对碰撞传感器进行检测。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所有传感器在使用之前都需要做检测。 教学活动2  (二)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归纳总结传感器使用规律。 ① 先检测,后使用。 各种传感器在使用时,一定要先通过相应的检测程序测试,然后再使用。 ② 检测的目的:确认相应的传感器硬件没有问题。 如:插头没有插上,插头的位置不对,连接线断开等。 教学活动3  (三)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学生总结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教师指导学生自我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1 (一)知识回顾,复习导入。 老师请学生回忆上节课的传感器使用规律,引出“八音盒”的任务。 教学活动2 (二)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1.教师对“八音盒”任务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和实施思路讲解。 教师演示“三音盒”的制作过程。 2.实践活动: 学生自主编写程序,完成“八音盒”任务。 机器人八音盒的参考程序如下所示 教学活动3  (三)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老师以“你学到了什么?”的形式提问,请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 教学活动4  (四)创作天地,巩固提高。 如果把八音盒的8个换成8首不同的乐曲,机器人就变成一个“点歌台”了。当触碰机器人碰撞环的不同方位时,我们就会听到8首乐曲。请完成机器人点歌台的项目。 提示:由于不同方向的碰撞要演奏不同的乐曲,所以要先为点歌台编写8首乐曲。每个乐曲做成一个子程序。 如果有的同学完成快,还可以继续做下面的项目。 把机器人当成一个台球,当遇到碰撞时,机器人会顺着力的方向运动。即前面遇到碰撞机器人向后面运动,后面遇到碰撞机器人向前面运动,这个运动方向正好和机器人追人的游戏相反。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