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57993

《那树》教学设计 (两课时)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506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那树,教学设计,课时
  • cover
10 那 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2.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4.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 4.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他们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这不,就连街头那棵老树也未能幸免,就让我们一起拜读王鼎钧先生为那树写的“悼词”吧。 二、资料助读 1.关于作者 王鼎钧,台湾著名的散文家。主要的散文作品有《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玻璃》《灵感》等。 2.多媒体播放反映人类生存困境的若干画面,如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沙漠蔓延、洪水肆虐、森林面积锐减、资源严重枯竭……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并交流。 多媒体显示; 佝偻(gōu lóu):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 倒坍(tān):倒塌。 萌庇(yìn bì):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踝骨(huái):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 虬须(qiú):卷曲的胡子。这里指树根。 周道如砥(dī)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2.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应深沉,不宜强烈奔放。 3.学生大声读课文,入境。 4.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四、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理清思路。 2.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明确:全文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篇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第二部分(从“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到“在星空下仰望上帝”),描写近期的大树,写大树妨碍了道路发展引起人们的议沦,使人们质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从“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到结尾),描写现时的大树,作者对大树的最终命运作了关键性的描述,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教师总结: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越是久远的叙述得越简略,越是近期的叙述得越详细。 写大树的早期、近期和现时的情况,都有较为明显的浯言标志。如第6段开头有一“但是”转折,表明另一种相反的情况将要讲述,由早期的大树自然过渡到近期的大树。如第9段开头说“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表明将要讲述某一具体事件,由写近期的大树自然地过渡到写现时的大树。梳理文章思路时,要充分借助这些浯言标志(路标)。方可快速理清全文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五、感知那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1.提问:文中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品格,最后遭遇怎样的命运 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讨论分析概括树的特征。以其中一个小组为主,另一个小组补充或评价。 成果展示: 第一部分,概括地说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