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校园里的植物 教案 教学构思 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对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本次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利用“说说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面,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寻找到一个“增长点”。本课的主题活动是对植物进行观察。观察的顺序是先整体———主要有两个活动:说出校园里植物的生长环境、给植物按“高矮”排队,以此来了解植物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形态也各异。后局部———观察树皮、观察叶子、观察花,通过了解植物的相同部位存在着差异,体会植物世界的纷繁复杂。在教学中训练学生观察技能,力图让学生体会利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事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也学会了合作学习。在探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乐于探究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植物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能够对植物进行细致观察,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植物的美,爱护植物。意识到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了解植物形态方面的一些特征。 2、难点:正确观察记录植物的特点。 四、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教师事先让学生留心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 导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校园里有很多有生命的物体,其中一类就是植物。可植物又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校园里的植物。(点评:联系上节课所学,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入课题。通过教学导入,明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内容。) 从整体认识植物 谈话。 师:在我们学校里就有很多植物,你们认识哪些呢?生自由说。(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师:首先我们交流交流你都认识了哪些植物朋友?谁先说? 生1:我认识了月季花,三叶草。 生2: 我还认识了龙柏。 生3:还有冬青。 …… (课堂实录:由于事前布置好观察任务,学生的回答积极性很高。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三)从局部认识植物 师:除了了解植物的名字,和植物交朋友,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生:选择最喜欢的植物进行详细观察。 生1:我们都已经开始观察了。 师:是吗?那么你们是怎么观察的呢? 生1:我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发现校园里的树木高矮不同,形状不一样。 生2:我观察松树时,发现松树的枝干是棕褐色的。松枝是一簇一簇的,上面长满了密密麻麻墨绿色的像针一样的叶子,有点像小刺猬,摸上去很扎手。 师:咦,大家说这位同学观察的怎么样? 生:很仔细。 生3:我对月季花进行观察,现在天气较冷,它都谢了呢!我知道等天暖和了,春天的时候它会发芽。 …… (教学点评:在这里可以看出同学们都在运用观察法进行学习,并且是有目的的去观察。) 师:看来,同学们都做了不少工作,那观察一种植物,究竟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观察呢? 生1:可以从它的形状上进行观察。 生2:嗯,还可观察这种植物的叶子。 生3:还可以采用闻一闻、摸一摸的方法。 生4:哦,是不是说抓住植物的主要部位进行观察,比如说观察月季花时,还可对它的叶子、茎进行观察。 生:把它画下来,行不行? 师:大家说呢? 生:老师,我觉得可以拍些照片,因为有时月季开花了,多美呀。 …… 师:是啊,观察植物的方法有很多,要做到细致,有序。 师:我们可以用哪些观察方法来观察呢? 生:用放大镜看。 师:为了更细致地观察,除了用肉眼直接观察外,还要采用一些工具,比如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尺子、温度计等。 生2:用手去摸一摸。 师:观察时,除了用眼看之外,还要借助于其他感官,如用手摸、用鼻嗅、用耳听等。 师: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