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774280

3.1 呼吸 教案(共4课时)

日期:2024-06-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1239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呼吸,教案,4课时
  • cover
第三章 健肺强肾 精力充沛 第一节《呼吸》(第一课时) 一、呼吸道和肺的功能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呼吸道各个器官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通过阅读“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的图文资料,使学生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并通过对图中文字的仔细阅读和思考,进一步认识呼吸道各个器官结构特点以及呼吸道具有的保证气体顺畅地出入肺,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之变得温暖、湿润、清洁的功能。最后通过体会呼吸与吞咽关系的实验,使学生了解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位置关系及会厌软骨的的作用,而且结合“实际用”的内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概述人体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 尝试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 4. 养成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人体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人体呼吸道和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建议 1.创设情景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都得过感冒,谁来说说感冒之后的症状?(或直接找班上正在患感冒的学生说说亲身体会)学生描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痰多等,教师:为什么感冒时会出现这些症状呢?引入课题。 2.教学过程 (1)阅读课本“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的图文资料,使学生能按顺序说出人体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名称。呼吸道是由哪些器官组成?呼吸道有哪些结构特点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哪些结构特点使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 (2)观察肺的结构组成图,引导学生学会看图3-1下方逐步放大的肺结构图。总结肺有哪些结构特点? (3)指导学生看懂“气管纵切”的图,阅读文字资料,理解纤毛、黏液和腺细胞的作用。说出痰是怎样形成的?感冒时,咳嗽、痰多是对呼吸道的有害反应还是保护性反应? (4)列表比较“呼吸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进行知识的整合,总结出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5)指导学生做吸气和吞咽动作,体会呼吸与吞咽关系,使学生了解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位置关系及会厌软骨的的作用。 (6)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第一节《呼吸》(第二课时) 二、肺通气是怎样实现的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的是肺通气的过程。肺通气是人体呼吸全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它是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由于习惯上人们容易认为吸气引起胸廓扩大,呼气使胸廓缩小,因此在“身边事”中提出了“胸脯的起—伏与人体呼—吸有怎样的关系”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亲自做实验,体会胸廓的变化是如何引起肺的张缩并导致吸气和呼气的,理解呼吸运动与肺通气的关系。人工呼吸是肺通气知识的应用,练习并掌握人工呼吸的方法是很必要的。 教学目标 1. 概述人体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2.尝试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 教学重点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呼吸运动过程的理解。 教学建议 1.创设情景 教师提出“胸脯的起—伏与人体的呼—吸有怎样的关系?”几乎所有学生习惯性认为是由于呼吸才使胸廓扩大和缩小的。教师质疑:真相果真如此吗?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2.教学过程 (1)利用课件使学生认清人体胸廓的组成、肋间外肌、膈肌的位置。 (2)找班上的一名运动员(在鼻孔处贴上一小纸条)到前面做示范,在教师统一指挥下,大家一起做扩胸和缩胸的动作,同时看示范。思考:胸廓扩大和缩小时,胸骨和肋骨分别向什么方向移动?此时是吸气还是呼气? (3)各小组演示课前自制的“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模拟演示装置”,思考膈顶下降时,胸廓发生怎样的变化?肺随之怎样变化?此时是吸气还是呼气?膈顶上升时呢? (4)演示“打气筒打气”,使学生理解人体肺通气产生的过程,通过比对解决“气体容积扩大或缩小———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