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75631

秋水课件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3912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秋水,课件
  • cover
课件33张PPT。秋水《庄子》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可见,千百年来,道家思想对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便是庄子。今天我们就来一次亲密接触,零距离感受其思想魅力。  课堂导入作者简介 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庄子 名周 (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 《庄子》简介 《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学派的经典。今通行本收文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相传内篇为庄周自著,外、杂篇是庄周的门人和后学所撰。这些文章大都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文笔恣肆,词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善作连类比喻,富有浪漫色彩。《庄子》一书,对后人的人生观、文艺观和文艺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文体简介寓言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写作背景文章出处 这篇文章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它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字·词·音泾(  )流 两涘( )渚( )崖 目睹(   ) 殆(  )sìjīnɡzhǔdǔdài字·词·音(名词用作状语,按时。)(名词用作状语,向东。)(名词用作动词,面对。)(意动用法,以……为少,以……为轻。)(4)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3)东面而视(2)顺流而东行(1)秋水时至 (5)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用作名词,美景)1.词类活用1、至于北海 (到了/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2、百川灌河 (特指黄河/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2.古今异义(古/今)3、于是焉河泊始旋其面目(脸/脸的形状,相貌)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5、秋水时至(时令、季节/时间、时候) 3.通假字 1、不辩牛马(辩=辨) 2、泾流之大(泾=径)字·词·音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2、以为莫己若 3、我之谓也。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 (被动句) (固定句 不是…那就…) (固定句 认为…是…)4.特殊句式字·词·音五、一词多义一、若:1、望洋向若而叹曰 2、以为莫若己者 二、闻:1、闻道百 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三、之:1、泾流之大 2、我之谓也 3、仲尼之闻 四、于: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五、始:1、于是焉河伯始旋见面目 2、始吾弗信1、名词,海神名 2、动词,比得上1、动词,听到 2、名词,学识1、代词,这样 2、助词,宾语前置标志,无意 3、助词,的1、介词,在 2、介词,被1、副词,才 2、名词,开始字·词·音六、文言句式 1、莫己若 2、我之谓也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6、闻道百 (动宾倒置)(被动句)(假设复句)(定语后置)(动宾倒置)(判断句)字·词·音整体感知 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