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29张PPT。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信、 修、期、临、次”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品味文中精炼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的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3、情感目标 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 出绍兴市区,沿着山阴路(古之“山阴?道”)向西南而行,经13公里之路程,来到兰渚山下,一个如今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的书法圣地兰亭就展现在面前了。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时于此又设过驿亭,“兰亭”一名便由此而生。“君民碑” “父子碑” “祖孙碑” ———兰亭三绝 相传王羲之当年在会稽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在书?写“鹅池”两字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他只好搁笔去跪接圣旨,他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这两?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父子碑天 下 第 一 行 书“飘如浮云,矫若惊龙” 唐太宗极爱此帖,后将真迹殉葬,没入昭陵,现传世诸本均为摹本。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王羲之的逸闻之一 《世说新语·雅量》: “郗(chī)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晋书·王羲之传》: “羲之尝在聚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老姥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关于王羲之的逸闻之二何法盛《晋中兴书》: “山阴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归。” 关于王羲之的逸闻之三 王羲之曾写《黄庭经》,换取山阴道士的好鹅。按《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写的是《道德经》。 文章背景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 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2 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 的42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 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为“天下第一行书”。 关于“序”!“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 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 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 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 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 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 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 造诣。癸(guǐ)丑 ? 修禊(xì)? 流觞(shāng)曲水 游目骋(chěng)怀? 趣(qǔ)舍万殊? 彭殇(shāng)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时间: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地点:会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