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795339

九下 第26课《〈庄子〉二则》(练习)

日期:2025-10-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1556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九下,26课,〈庄子〉二则,练习
  • cover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8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倏( ) 凿( ) 窍( ) 渻( ) 恃(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皆有七窍,_____,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2)望之,_____,_____,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3.解释下列词语。 浑沌: 时: 谋: 德: 斗鸡: 无变: 疾视: 反走: 4.翻译下列句子。 (1)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译文:_____ (2)十日而问:“鸡已乎?” 译文:_____ 5.文学常识填空。 (1)《浑沌之死》选自_____,古人把_____状态也称作“浑沌”,文中用_____和_____作为神的名字,意在讽刺_____。 (2)《呆若木鸡》选自_____,现已成为成语,意思是_____。 6.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纪 渻 子 为 王 养 斗 鸡。 二、阅读理解题。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 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犹_____ 无敢应者_____ 几矣_____ 2.翻译句子。 (1)方虚骄而恃气。 (2)犹应响影。 3.纪渻子驯养斗鸡的过程未写出来,这是为什么? 4.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中,有不少出自《庄子》,如“东施效颦”“螳臂挡车”等。请简述两故事的内容。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的字注音。 shū záo qiào shěng shì 解析:根据字典查找正确的字音即可。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以视、听、食、息 (2)似木鸡矣  其德全矣 解析:本题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我们首先理解文章的内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填空。 3.解释下列词语。 浑沌:神话传说中管理中央的大帝,面孔浑圆,无耳目口鼻。古人把天地未开辟前的状态也称之为浑沌。 时:常常,时常。 谋:谋划,商量。 德:恩情。 斗鸡:使公鸡相斗的一种游戏。无变:没有反应。 疾视:怒目而视。 反走:转身逃跑。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我们首先理解所在语句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句理解词语的意思。 4.翻译下列句子。 (1)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以及呼吸,惟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 (2)十天后王问:“鸡训练好了吗?” 解析:本题是翻译句子,我们要注意重点词语的意思。(1)句中“以”的意思是用来。(2)句中“已”意思是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文学常识填空。 (1)《庄子·应帝王》  天地未开辟前  倏  忽  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索。  (2)《庄子·达生》 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解析:牢固掌握本课的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文学积累填写即可。 6.纪 渻 子/ 为 王/ 养 斗 鸡。 解析:本题是考查语句停顿,划分停顿时,结合语句的意思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状语和谓语之间划分停顿。“纪渻子”是主语,“养斗鸡”是动宾结构是谓语,“为王”与“养斗鸡”是修饰关系,“为王”作状语,所以停顿应该是:纪 渻 子/ 为 王/ 养 斗 鸡。 二、阅读理解题。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仍然 应战 差不多 解析:本题是理解词语的意思,我们首先理解所在语句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句理解词语的意思。 2.翻译句子。 (1)正在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 (2)仍然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而有所反应。 解析:本题是翻译句子,我们注意重点的词语的意思。(1)句中“方”是正在。(2)句中“犹”意思是仍然。21教育网 3.这些内容与文章主题无关,因此省略不写。 解析:本题是理解文章的详略。文章中详略的安排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