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10525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1647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6-2017,学年,高二
  • cover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统计,春秋时期鲁、晋、楚、宋、郑五国有史可稽的共85位主政者中,世族占92%,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共计81位宰相中,本人属于本国公子或本国宗室、王公室姻亲者26位,与其他国家王公有亲者8人,共计只占总数的42%。此现象说明 A.王公数量大幅减少 B.诸侯权力受到威胁 C.宗法制度日趋衰落 D.官僚政治完全确立 2.据史料记载,自明成祖后,皇子被封为藩王后必须离开京城,“不临民,不治事”,非奉诏不得进京;清代诸皇子则酌封亲王,可留驻京师,“内襄政本,外领师干”,形成皇帝在宗室亲王直接簇拥下共同运作官僚体系管理国家的局面。明清这两种分封 A.背景相同 B.目的相同 C.对象不同 D.内容相同 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国家管理制度化 B.从人治到法治 C.礼仪与政治分离 D.为民主政治奠基 4.南宋思想家叶适曾说:“吾祖宗(指宋初诸君)之治天下也,事无小大,一听于法,虽杰异之能(指某些官员),不得白有所为,徒借其人之重以行吾法耳。”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皇位世袭的牢固 B.依法治国的推行 C.专制主义的强化 D.中央集权的完善 5.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B.宗法关系仍受重视 C.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D.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6.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已很普遍,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这一变化说明 A.铁犁牛耕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B.商鞅变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各国变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7.宋代开封府官员赵孚上奏,认为庄宅买卖中屡屡出现诉讼纠纷,缘由在于“衷私妄写文契”,建议朝廷下令“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违者论如法”。该建议得到宋太宗的批准。宋徽宗崇宁三年干脆下令“印卖田宅契书,并从官司印卖”。这表明宋代 A.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B.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 C.力图对物业交易进行国家干预 D.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 8.明末清初张履详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 A.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B.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C.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 D.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 9.明代思想家頋炎武曾说;“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此话虽有所夸张,但苏南一带盛行租佃制当是事实。这反映当时 A.土地私有化 B.地主圈占大量土地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农产品商品化 10.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A.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B.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11.“少则得,多则惑”“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些观点出自先秦 A.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