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12439

2017年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训练-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共计2课时)

日期:2024-05-0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9968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7,2课时,共计,动态平衡,质的,内物
  • cover
4.5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1) A组 1.人体的以下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A) A. 排粪 B. 排尿 C. 呼气  D. 排汗 2.蛋白质在人体内分解后,会产生(D) A. 脂肪、水和二氧化碳 B. 糖类、水和二氧化碳 C. 脂肪、糖类和人体特有的蛋白质 D. 水、二氧化碳和含氮废物 3.人体所有活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形成和排出大量废物,若不能及时清除这些“体内垃圾”,就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正常情况下,“体内垃圾”排出依赖的器官有(A) ①肺 ②肝脏 ③肾脏 ④皮肤 ⑤大肠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4.一个人生病发烧以后会逐渐消瘦,原因是(D) A. 人体只合成新的组成物质 B. 人体只氧化分解身体内原有的物质 C. 人体合成新的组成物质大于分解身体内原有的物质 D. 人体合成新的组成物质小于分解身体内原有的物质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 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被称为排泄 B. 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都能排出代谢废物 C. 尿液中尿素的浓度比原尿中尿素的浓度高 D. 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6.如图表示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含量变化,该物质是(D) A. 水 B. 尿素 C. 无机盐 D. 葡萄糖 7.如图表示尿素在人体某结构内的浓度变化,请判断该结构是(B) A. 肾小球 B. 肾小管 C. 肾小囊腔 D. 出球小动脉 8.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如表(单位:克/100毫升),根据样液的成分判断甲、乙、丙三种样液分别是(A) A. 原尿、尿液、血浆  B. 原尿、血浆、尿液 C. 尿液、原尿、血浆  D. 血浆、原尿、尿液 (第9题) 9.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模式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①(填序号)。 (2)健康人的血液流经肾后,血液中尿素含量会减少(填“增加”或“减少”)。 (3)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它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4)若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可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限,也可能是体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导致的。 B组 10.下表是一个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检验结果(“√”表示含有,“×”表示不含有),请判断O、P、Q分别代表的物质是(A) 物质 血浆 原尿 尿液 O √ × × P √ √ × Q √ √ √ A. 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尿素 B. 尿素、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 C. 大分子蛋白质、尿素、葡萄糖 D. 葡萄糖、大分子蛋白质、尿素 【解析】 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原尿与血浆相比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故O为大分子蛋白质,P为葡萄糖,Q为尿素。 11.如图为人体某一部位的血液循环示意图,C代表某器官处的毛细血管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eq \a\vs4\al\co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第11题)) (1)如果C表示人体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则B代表的血管是肺动脉;流经C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或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氧气的含量增加)。 (2)如果流经C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明显增加,这时C代表的器官是小肠。 (3)如果C代表肾脏,当血液流经每一个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终尿。 (4)一位同学外出旅游时不慎被蛇咬伤,咬伤部位在手臂的C处,为防止蛇毒随血液经心脏扩散到全身,紧急处理时,应该用止血带扎住伤口的m(填“m”或“n”)端。 【解析】 (1)血液流动方向总是从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在肺部经过毛细血管后,血液中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2)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血液经过小肠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会明显增加。(3)尿液的形成都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4)被蛇咬伤,蛇毒先进入人体的静脉,为防止蛇毒快速扩散,故应在静脉的近心端用止血带扎住。 12.如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