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15241

14 假如我变小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1487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假如,变小,教案
  • cover
假如我变小 教材分析: 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故事深得小朋友们的喜爱,每位小朋友都曾幻想过自己也拥有变大或变小的能力。本课抓住学生这一心理,设计了“假如我变小(大)”的趣味性课题,使学生愿意兴味十足地投入学习活动。 教材中的学生作品表现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有趣。有的作品表现了小朋友们变得和小虫子一样小,他们坐在螳螂身上在树叶上快乐地穿梭。画面上的螳螂刻画得十分细致,可见小作者平时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有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有的作品表现的是小朋友们变小后,拽着一朵朵蒲公英在美丽的彩虹下飞翔或是在花丛中尽情地玩耍;有的作品表现的是小朋友将自己变小后勇敢地同蜘蛛摔跤,周围有许多小朋友在观看,画面上蜘蛛身体大面积的黑色与黄色的条纹产生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红红的眼睛和小朋友的红上衣又交相辉映;还有的作品表现的是小朋友把自己变大了,变得比长颈鹿还要高大,画面上长颈鹿伸平的脖子与小朋友弯下来的身体形成了视觉上的平衡美感。 教师在和学生欣赏、讨论这些作品的立意、画面构图、色彩运用等美术要素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些作品共同的特征:即每幅作品中都有一个参照物,来衬托小朋友们的“大”或“小”,使学生懂得大和小是通过比较而得出来的。 本课可采用讨论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丰富的幻想世界,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思路,分享想象带来的乐趣。在表现形式上,学生可自由选择。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大小的对比关系,并能够运用对比关系表现出有情趣的画面。 2.能够较好地组织画面和配置画面色彩。 3.愿意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体会生活的乐趣。 教学准备: 水彩笔、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有关的动画片,电影等影像资料。 2.学生准备学具:学生将自己过家家用过的各种玩具“娃娃,动物,积木,汽车,厨具等带来。 带齐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现主人公变大或变小的? 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得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 2.发展阶段 学生思考: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变大或变小的?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变大或变小?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 3.收拾与整理 三、课后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懂得通过比较才能分出大小,大小对比使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 学生的作品往往会产生神奇的效果,极具吸引力!有特色的作品在教室里展出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