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33366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7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精讲课件+精测练案)

日期:2024-05-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29607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8年,练案,精测,课件,精讲,百家争鸣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测案———第27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孟子说“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材料在此强调的是(  )21教育网 A.“文” B.“君” C.“礼” D.“心” 2.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  )2·1·c·n·j·y A.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 B.孰优孰劣十分明显 C.折射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D.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 3.美国学者肯· 沃尔夫在《大历史视野》中比较东西方古代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时指出:(他们)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比如)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时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他们)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己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沃尔夫比较的两位哲学家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老子和苏格拉底 B.孔子和柏拉图 C.孟子和亚里士多德 D.韩非和柏拉图 4.孟子评述《春秋》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这说明孔子著《春秋》坚持(  ) A.以小见大 B.有闻必录 C.惩恶劝善 D.述而不作 5.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据此可知,先秦儒家“五伦”思想的提出(  )21*cnjy*com A.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 B.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 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 D.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 6.孔子说,君子在与他人保持和谐友善的同时还能坚持独立思想而不苟同于人,小人习惯于附和苟同别人的观点,但内心深处却并不友善。后世儒者经常以此诫勉君臣,这体现出儒学(  )【来源:21cnj*y.co*m】 A.具有调节政治关系的功能 B.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C.倡导与人为善、社会和谐 D.重视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 7.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种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该思想(  )【版权所有:21教育】 A.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B.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 C.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 D.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 8.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朱熹注解为:“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达到“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的效果。这表明儒家的“无为”(  )【出处:21教育名师】 A.植根于道家的无为思想 B.与道家的实施路径相同 C.始终以百姓的利益为重 D.要求君主作为道德典范 9.《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  )21cnjy.com 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 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 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 10.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由此可见,孟子主张(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推行仁政以德服人 B.仁义教化德威并施 C.加强集权扩充地盘 D.武力称霸统一天下 11.春秋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写史本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