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53947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组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1305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那片
  • cover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叶老对青少年一代的热情关怀,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学具】 1.教具:PPT课件、课文朗读磁带、《一张画像》原文及叶老的修改文若干份。 2.学具:生字卡片、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授课类型】精读课文 【教学方法】导引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积累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 3.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 4.对课题的含义有一定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熟文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这学期学过一篇叶圣 陶先生写的课文———《爬山虎的脚》,你们还记得吗?今天咱们要学习的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正是叶圣陶先生院墙上的那片爬山虎。请大家跟我一起写课题。(师写生书空) 2.师:谁来读课题?(指名读课题,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这篇课文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26面,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文) 2.师:读完了吗?老师先来考考大家。谁会读?(采取多种方式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开火车读等)(PPT显示词语) 生字:荐、删、词、洽、昏、晖、楷 词语: 推荐 眼帘 燥热 融洽 沉郁 摇曳 堪称 楷模 莫名其妙 春风拂面 3.师:你能读懂哪个词语?(学生交流) 4.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 讲了哪几件事?(学生交流:先写了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的事,然后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两次具体描写了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 三、抓住词句,交流探讨 1.师:咱们首先来看看叶老是怎样给“我”修 改作文的?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发现的?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相对的语句。(学生读书勾画) 2.师:谁来交流你找到的句子?(学生交流) PPT显示下面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3.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4.师:第一眼看到作文被修改成这样,作者当时的感受怎样?(学生交流:惊讶、惊奇等) 5.师: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话。(学生读句子) 6.师:同学们,叶老还修改了哪些地方?(学生交流)(PPT显示)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7.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这 部分内容,我们感受到了叶圣陶先生对作文修改的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叶老不仅为“我”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学生接读:“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8.师:如果说叶老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