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84218

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册教案:第5课 第2课时网上交友新时空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920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法治部,编版
  • cover
第2课时 网上交友新时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网络交往的特点。 2.认识网络交往的两面性。 能力目标 发挥网络交往所长,克服网络交往所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网络交往中增强自我约束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网上交往要慎重,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难点 1.认识网络交往的虚拟性。 2.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区别。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调查学生网络交往的有关情况。 学生准备:思考网络交往能否满足一个人的交往需要。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情感的表达与宣泄是青少年上网交友的一个重要原因。网络的便捷使青少年更易寻求知己,青少年可以通过上网交友来寻求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使自己内心深处爱的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现实生活中不易得到的情感交流、尊重和满足感。 那么,网络交往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吗? 二、课堂活动 活动一:网上交友 1.阅读本课时教材内容,思考网络交往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后,老师指名学生回答。 问题提示: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超越时空限制,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交往圈。 2.探究与分享(教材第55页上) 问题思考: (1)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吴凡是一个怎样的人? (2)在网上交往中,吴凡是一个怎样的人? (3)同样的一个人,为什么有两份不同的“档案”?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同学逐个对问题进行研讨。 问题提示:(1)与同学进行交往时,吴凡不爱和同学主动交往,害怕或者不乐于与同学进行交往。(2)网络交往中的吴凡,表现得比现实生活中更积极主动,更喜欢在网络世界中与人进行交往。(3)网络不但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也改变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交往方式 ,使人际交往更便捷、更轻松、更自由。 3.探究与分享(教材第55页下) 问题思考: (1)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接近吗? (2)吴凡的网友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网上的交往可以当真吗?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同学逐个对问题进行研讨。 问题提示:(1)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传统交往方式,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加了虚拟的色彩,总体上说,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2)例如,不喜欢和现在的网友交往,根本没把吴凡当成朋友,网络账号丢失或被盗,等等。(3)提示:侧重从网络交往的弊端进行思考。 活动二:慎重结交网友 1.阅读本课时教材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网络交友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不同影响? (2)网络交往为什么更强调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3)网络交往中为什么要具有自我保护意识?举例说明该怎样保护自我。 (4)网上的朋友可以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吗? (5)为什么我们应该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与人进行交往? 学生阅读教材后,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老师指名学生回答。 问题提示: (1)网络对于交友而言,只是一个工具,可以是助力,也可以是阻力;可能让我们彼此更近,也可能让彼此更远,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 (2)网络交往是现实交往的延伸,现实生活的规则在这里同样要遵守。在网络中交往,外在的约束减弱,更需要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3)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4)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除了考虑安全因素,我们还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彼此是否都愿意把真实的自己完全坦露给对方;对方与自己的想象有差距,该如何对待;等等。探讨这些问题,不仅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而且能够增长我们交友的智慧,更好地与他人交往。 (5)在网络中交往,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而且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