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894764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第11课包身工 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1239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第四,单元
  • cover
包身工 夏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这种文体 2、了解包身工这个特殊的群体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2、通过细读课文和小组合作,品味语言和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愤懑,培养学生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包身工的生活状况和工作状况 难点:学习文章以点带面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在今天很多农民工的薪酬和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但在八十多年以前,有那么一群农民工她们连做人的最基本的自由和尊严都没有,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包身工。今天我们就跟随夏衍的脚步,去看一看那个年代的故事。 作者介绍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号端先,浙江杭县人。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 作品:《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林家铺子》 《祝福》等改编为电影剧本。 《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文体介绍: 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 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报告文学基本特征有三:真实性、典型性、文学性。 包身工 包身工最早出现在上海的日本纱厂内,1925年“五卅运动”后,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日本资本家就大量雇佣包身工(多为青少年)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整体感知 课文以时间为序,叙述了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劳动的情景。请以关键时间点将文章分为四部分。 四点一刻 起床的场景 包身工的来历 四点半 吃饭的场景 雇用包身工的原因 五点钟 上工的场景 包身工带来的效益 十七点 总结包身工的生活 包身工制度的趋势 包身工一天的生活 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趋势 写法:时间顺序 手法:点面结合 “面”,就是指人物的群体描写,如写包身工起床的情况。 “点”: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事例和典型的细节。如“芦柴棒”。 起床的场景 读1~6段,让学生自主找相关语段进行分析。 1、分析包身工的居住条件 “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密、挤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楼房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狭窄、拥挤 “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脏 2、找出对包身工的称谓 生物、猪猡、懒虫 从这些称谓中,你可以看出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态度是怎样的? 不把她们当人看,她们过的是一种非人的生活 3、包身工的精神状态 集中在第三段 “打哈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的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刚起床时的混乱场面,不害羞 “成人期女孩所共有的害羞的感觉,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已经很迟钝了。半躶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将身体稍稍背转一下就会公然在男人面前换衣服”:不害羞、没有尊严,对这种生活习以为常以至麻木 “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可以看出包身工什么样的外貌特点? 邋遢、不整洁 除了生活困顿的原因以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有什么? 老板的打骂,让她们不敢慢条斯理地整理自己。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她们的急迫? 冲 前面的短语可以调换顺序吗?或者可以说“‘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睡眼惺忪”? 把她们的状态放在前面可以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 吃饭的场景 读12~13段,让学生自主找相关语段进行分析。 1、分析包身工的饮食条件 “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义一样,里面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