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05850

江苏省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三苏教版课件:第四专题 谏太宗十思疏 (共44张PPT)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4750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江苏省,专题,PPT,44张,十思,太宗
  • cover
课件44张PPT。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殁,吾失一镜矣。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 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魏徵,字玄成,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曾任谏议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史称“诤臣”。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yào)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疏进谏,连进四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些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铭。谏太宗十思疏魏 徵解题 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醒他。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其中一篇。 “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 “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检查自主学习情况木之长(cháng ) 浚其泉源( jùn) 戒奢以俭( shē ) 塞源( sè ) 殷忧( yīn ) 载舟覆舟( zài ) 虑壅蔽( yōng ) 黜恶( chù ) 谬赏( miù) 宏兹九德(zī )居安思危———在平安稳定的时候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灾难。指时时要提高警惕,预防祸患。 垂拱而治———轻而易举就能把天下治理好。 无为而治———君主无所作为,天下也能安定太平。谏太宗十思疏为何思 思什么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为什么思思些什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长:高。 固:使…稳固。 根本:同义复词,指“根” 流:泉水,河水。 浚:疏通。 积:积聚。 固:牢固。 治:安定,太平。 其:指示代词,那。 而:表递进,更。 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人君:国君。 当:主持。 神器:帝位。 居:据有,占有。 域中:天地间。 崇:推崇。 极天:皇权。 休:美好,福祉。念:考虑。 以:相当于“而”表并列。俭:形作动,行节俭。 胜:战胜,克服。 其:代自己。斯:这。塞:堵塞。翻译: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大职权,据有天地间重要的地位,应推崇追求最高峻得皇权,永远保持无止境得美善,如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敦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思考题: 1 本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