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1)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采取合作的形式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相关的图片、故事、文字、FLASH动画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充分展现历史,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通过辩论题的设置,调动学生在课外搜集、整理、归纳资料,学会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并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品质。 (2)通过讲述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然后进行发明创造的事实,让学生认识到“只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的道理,进而培养学生努力奋斗、积极探索的精神品质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于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猜谜语导入 出示谜语,学生猜。教师总结:电灯和电话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从此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①一根藤儿连万家,家家开出幸福花,花儿夜夜放光芒,工作学习需要它。 ②没嘴会说话,没手会摇铃,相隔千万里,说话能听清。 【活动】自主合作学习本课基本内容 一、学生阅读全篇,自己在书上圈点勾画出答案,之后小组合作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 1. 开始时间: 2. 新能源:-- 和-- 3. 电力技术方面领先国家:--和-- 4.时代特征: 5.由于--与--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日益广泛应用。 6. 主要标志 :———和 ———的广泛应用. 7.期间的重要发明与发明者及其影响 8.启示 二、学生展示答案,师生集体订正。 【活动】探究“电力是广泛被应用的” 电力是怎样被广泛应用的 1、学生们看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视频 2、教师介绍: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大门的钥匙,而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得以广泛应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早期的发电机存在许多的缺点,到70年代发电机才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电力开始带动机器成 为取代蒸汽的新能源。 3、比较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具有哪些优点 【活动】了解电力广泛应用后,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 1、80年代,随着远距离输电方法的试验成功,电力被广泛应用。 了解人们生产生活的变化: 生产上: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原有的传统工业如冶金、造船、机械制造以及交通运输业、电讯等部门技术不断革 新。 生活上:家用电器走进千家万户。 2、学生七嘴八舌话电器。 3、重点掌握:四种发明及发明者 爱迪生———电灯 本茨———汽车和内燃机 莱特兄弟———飞机 4、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机器。 学生看视频,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5、故事会 学生讲述:爱迪生、本茨、莱特兄弟的故事 6、结合故事谈感悟. 【活动】辩论:汽车工业的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害 播放幻灯片:汽车的演变 分组辩论 男生一组为反方,选出代表发言;女生一组为正方,选出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太好了,说得都有道理,那么怎么办呢 谁能帮帮老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有利有弊,我们要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