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21150

苏教版五上 第9课《推敲》(课件+教案+练习)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67144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教版,9课,推敲,课件,教案,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9课《推敲》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推敲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8个生字,并能认真规范地书写。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推敲,能够学以致用,会举一反三。并会用“即使……也……”造句。  2、读懂课文,初步学习借助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结构,从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推敲”的意思。(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重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难点 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古诗《题李凝幽居》吗?这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写的一首古诗,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题李凝幽居》。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2、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 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3、在描写“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时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推敲》板书课题。4、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生读古诗。生借助图片理解。齐读课题。生做动作理解。 教师通过文中提到的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导入新课,然后引出文中重点解读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2、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二)自学课文反馈1、出示生字:敲 尚 睡 驴 妥 辆 闯 貌贾 韩 簇 斟 酌 恕 莽(第二行生字只识不写)2、生字写字指导(1)出示部分生字:睡 妥 貌。(2)师指导描红,巡视检查。3、出示生词:贾岛 韩愈 门闩 避让 莽撞 宽恕斟酌 推敲 妥帖 恰当 皎洁 簇拥沉睡 和尚 骑驴 礼貌 街道 幽居即兴(读xìnɡ)家境贫寒 犹豫不决 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不知不觉 比比划划 4、理解词语的意思。推敲:比喻斟酌字词,反复琢磨。堆:指用力使物体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敲:打、击的意思。皎洁:明亮而洁白。幽居:隐蔽的或僻静的住处。妥帖:恰当;十分合适。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得当。衬托: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家境贫寒: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好,不富裕。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重点读好长句。二、精读课文,细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句子“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2、自由阅读第1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1)贾岛是什么时代的人?唐代诗人(2)为什么会当和尚?家境贫寒3、出示相关链接:贾岛。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 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被人称为“苦吟诗人”。(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句子: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能把“拜访”改为“访问”吗?为什么?“访问”是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拜 访”也是访问,但对被访者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文中用“拜访”,说明贾岛对朋友充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