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416

春蚕2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124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春蚕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春蚕 教学目标: 1.以课后练习2中的四个句子为重点,理解全文,体会母亲为了子女不辞劳苦的精神,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本文写作顺序,能正确分段。 3.掌握本课11个生字及由其在课文中组成的生词。着重掌握“读读写写”中的10个常用词语。着重理解练习2四句中带点的词语。会用“照例”、“总要”造句。 教学重点: 第三段(即蚕“上山”前是怎样喂养的)。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体会母亲为了子女不辞劳苦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查字典,预习生字词,其步骤是。 1.课前在黑板上板书生字词及常用词。 2.自读拼音,认读生字,检查自学情况。 二、自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 如: 榆钱———榆树的果实,形状圆而小,像小铜钱。 三、再读课文,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母亲养的是春蚕? 3.春蚕的生命是怎样开始的?它的生长过程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重点段的学习。 1.板书课题,提问:你知道什么叫春蚕吗? 2.了解课文大意。读课题后问:谁来说一说,这课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3.从课题看,母亲养的是春蚕。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的呢? ①抓住两句理解: A.春天是养蚕的季节。每到这时候,我常常想起母亲来。 B.春天一到,桑树才发出新芽,母亲就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板书:蚕种、照例) ②理解第二句,理解“照例”的第一层意思。“蚕种”是什么?(板书:卵) 启发提问:“照例”是什么意思?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4.那么春蚕的生命是怎样开始的呢?它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呢? 板书:极小极小的蚕 根据大家的发言,继续板书:半寸来长越长越大快“上山”了上山结茧 二、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 思考并讨论母亲是怎样养蚕的?也就是说:在蚕的各个生长阶段,母亲做了哪些事?在书上勾出有关的词语,说说自己的体会。 讨论时抓住以下要点: 1.第三自然段,理出养蚕的顺序,进行逻辑训练,体会母亲细心、认真。 板书:摘剪擦撒抖 2.第四自然段,抓住“换”,体会随着蚕大起来,母亲的工作也繁重起来。板书:换匾 3.第五、六自然段,教给学生深入体会句子的方法。板书:分匾打扫蚕室添放桑叶父亲帮忙 ①“省略号”表示什么?(挖出文中没有写完的意思) ②“匾一个又一个地增加着,”增加了什么?(表面上是匾增加到七八个,实际上是工作量增加到原来的七八倍) ③抓住“总要、常常”,体会母亲的辛苦。 ④从父亲帮忙体会养蚕的繁重程度(母亲无法承受,不得不请父亲帮忙)。 4.学习第七自然段,全力体会母亲的辛劳。 板书:一夜两次腰酸背痛大捧大捧 5.小结。除了这以外,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养蚕非常辛苦呢? 板书:皱纹 总……渗着汗又添银丝 三、抓住“又添银丝”、“照例”,总结全文,体会母亲对子女的无私奉献。 1.读最后一段,“银丝”指什么?“又添发”说明了什么?母亲为什么老得这么快?(太苦了) 2.母亲就是这一年这么辛苦劳累吗?你从哪个词体会出来的?抓“又”字。理解“照例”的第二层意思。(年年辛苦,年年添白发,还要年年养蚕。) 3.既然这样辛苦,母亲为什么还要年年养蚕呢?从中体会出母亲有一颗什么心? 四、抓住首尾段,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怀念之情。 板书:常常提起 总结:是的,作者非常理解母亲的心。写下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深深的怀念。让我们怀着这种深厚的感情,朗读开头和结尾两个自然段。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