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50672

【同步练习】《声声慢》(含答案)

日期:2024-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2238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同步,练习,声声慢,答案
  • cover
《声声慢》同步练习 1、《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 A、初秋 B、深秋 C、初春 D、暮春 2、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调养 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 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 4、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5、下列这副对联写的是谁?请说说你的理解。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6、阅读李清照《声声慢》一词,完成下列各题。 (1)开头三句 字是怎 有层次地表现出词人的内心感受的? (2)“过雁”引发了词人哪两件伤心事? (3)“满地黄花 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摘?”这 句寄寓了作者怎 的感情? (4)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句扩写成一个120字左右的想象片断,要求不改变原词的意境和情感。 7、课外拓展,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藕香残玉簟秋”除了表明秋天已至,还有什么深刻意蕴?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1、B 2、D(应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D(次第:光景,情形) 4、B(上阕先写冷暖不定的气候,再写寒气袭人的晚风,最后写南飞的过雁) 5、李清照(由“大明湖”“趵突泉”可知写的是李清照的故居在济南,“潄玉词”“金石录”写李清照的作品。) 课后能力提升: 6、(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从字面上看,是写词人外在的追寻情状和环境的空寂寥落,实则写出了词人内心 为战乱远离故乡,漂泊异地而产生的一种前路渺茫和孤立 援的失落感和 为丈夫去世,形单影只的孤单凄苦情状。“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对词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写。开头七组 字,由外到内,极富层次地写出了词人的内心感受。 (2)国家亡和丈夫之死。 (3)寄寓作者昔盛今衰的个人身世之感。想当年,在都城开封,生活富足,夫妻成双,饮酒赏菊赋诗,何等 游风雅,而今夫死国亡,思之令人怆然。 (4)略(要正确联系李清照的生活背景和季节特征作合理想象) 7、(1)此句将主人公的外在形象像一幅剪纸一样凸现了出来。主人公独自一人久久伫立在高楼之上,向远处眺望。“风细细”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整个画面立刻活跃起来。而且能引发读者探究和想象:他“伫立”危楼做什么呢 (2)第一问:侧面烘托的手法。第二问:准备借酒力摆脱春愁,结果是强装笑颜,饮而无味,从而烘托、突出了春愁之重。 基础知识达标 课后能力提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