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952684

2017高中地理第3章自然灾害与环境(教案学案素材习题)(打包12套)湘教版选修5

日期:2025-11-1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0次 大小:46871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7,素材,选修,教版,12套,打包
    第三章 自然灾害与环境 3.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 【导入】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灾、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2·1·c·n·j·y 【板书】一、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成灾强度日趋严重 【点拨】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 【过渡】灾情的大小决定致灾因子(自然异变)的强度以及受灾体(承受灾害的客体)的特性。地球上不同的大洲、不同国家、甚至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距离灾害发生地的远近,所感受到的灾害强度也不一样。另外,由于承受灾害的客体的差异,从而造成了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出处:21教育名师】 【板书】2.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阅读 如何确定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 通过阅读明确以下几点: 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基本指标? 灾害的相对损失与绝对损失? 【板书】二、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 1.不同的时段,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同 2.世界范围的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 【思考活动】读下表,回答问题。 1960--1998年全球重大灾害情况统计 时段 1960—1969年 1970—1979年 1980--1988年 1989—1998年 灾害事件(次数) 16 29 70 53 经济损失(亿美元) 504 969 1538 4793 保险理赔(亿美元) 67 113 310 1069 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哪个时期发生得最多,哪个时期发生得最少? 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时间趋势如何? 【点拨】1. 1980~1988年这个时期发生得最多,1960~1969年这个时期发生得最少。 2.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分析原因: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某些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往往是该地域经济比较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由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板书】三、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 1.危害较为严重的大洲:亚洲和非洲 思考:结合学习过的有关亚洲和非洲的自然概况和社会经济情况分析其灾害严重的原因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从世界范围来看,亚洲和非洲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较为严重,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同时与两个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也有一定关系。 亚洲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然地理诸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一,围绕亚洲大陆的海域复杂多样。亚洲大陆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北为北冰洋,海疆发达,多边缘海。北冰洋的边缘海,每年大部分时间冰封。印度洋北部是全球最暖海域之一,它是夏季西南季风必经之地,南亚、东南亚雨季降水量的多寡与西南季风的盛衰有密切的联系。太平洋沿岸,在构造上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分界线上。海底地形崎岖,亚洲大陆东侧形成一系列弧形列岛、海底山脉和深海沟带,且多火山地震。太平洋海域是季风气候主宰因素之一。21教育网 第二,亚洲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多样性。亚洲地形十分复杂,在各大洲中不仅地势最高,而且起伏很大,地形分异变化明显。气候类型也十分复杂,不仅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而且气候带齐全,气候类型多样。亚洲不仅长河众多,而且内陆流域面积广大,同时河流、湖泊的类型俱全。21cnjy.com 第三,亚洲地理环境结构的复杂性。亚洲既有东西延伸的经向自然带,也有南北循序更替比较明显的纬向自然带。此外亚洲还具有各种不同的垂直自然带结构。 亚洲自然地理诸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一种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洪水、热带气旋、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很高。同时由于亚洲主要分布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医疗卫生事业并非十分完善,使得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