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76454

上海市南汇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部分答案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3187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上海市,南汇,中学,2018届,高三,月月
  • cover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南汇中学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10分) 1. 填空(5分)(每空1分) (1)落木千山天远大, 。(黄庭坚《登快阁》) (2)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 》) (3)小蒋在办公室总是嫌小桥声音太大 ,影响他工作。小桥就举 (写作者)《饮酒》诗中的一句,来劝导小蒋主观精神可以超越客观环境的限制。小桥所举的诗句应该是 。(2分) 2. 按题目要求选择。(5分) (1)小桥和好友分别日久,想发微信表达对对方的关心与思念,以下最适合他发送的句子是()(2分) A.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B.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C.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D.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2)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最适合的一项是()(3分) 中国不是没有莎士比亚那样伟大 的戏剧家,而是这些为人类戏剧贡献良多的伟大戏剧家, ,甚至在中国本土,也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与认可。 A. 不仅没有机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B.不仅没有机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 C. 从来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机会 D.可能没有在世界范围内被传播的机会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7题。(15分) “港台腔”错在哪里 梁文道 ①听陈水扁用国语演讲,会发现在那挥之不去的 闽南口音之中,偶尔有几个字他咬得特别用力,音发得特别标准,听来反而叫人更觉突兀不协调。这令我想起幼年在台湾上学的经验,很多本省籍同学在家里说惯了闽南话,在学校突然要讲标准国语,多半都说不好,这意味着他在国语课永远拿不到高分,更意味着他永远登不上台,代表学生发言致词。可是很奇怪,在不断的苦练之下,这些同学永远有几个字的发音特别准确,就像今天的陈水扁一样。这几个字是他们在当年的政治气候底下力争上游的结果跟痕迹。 4. ②最近有些 广州本地网民发出了抗议,他们投诉本地报纸的标题和内文日见“北方化”,充满了广东人看不懂的北方俗语,结果惹起了语言与地区关系的文化争议。其实何止用语,地方口音的位置在更早时候就成了这几年来的热门话题。广电总局曾经多番下令,约束各省市电视台和电台的方言节目,而主持人则更应尽量避免说话带着“港台腔”。但怪的是,即便中央台节目本身也充斥了大量的“京腔”和其他北方俚语,难道北京口音就不算口音,只有台湾和广东的口音才叫口音吗?语言从来都是政治的。世界各国使用的标准语言多半不是自然演化的成果,而是人为的创造。现代标准“国语”的概念是经济和政治之间复杂交互作用的产物,很多学者对这个过程都做过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从民族国家形成的历程去探视“标准国语”或“普通话”的兴起。根据这种路线的研究,标准语是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部分,为了保证一个国家的统一和内部沟通的无误,成为全国通行的正式语言,然后再确定它的语条、文法及发音。“标准语”和“方言”的差别因此在纯粹语言学的角度来讲是没有意义的,这个差别主要还是一种政治的区分。 ③当一个国家的标准语确立了, 国境以内的其他语言当然也就成了方言。至于这个标准语内的字条发音,本来从人类声发的自然机制看来,就算是同一个字,也不可能有两个人的读法是一模一样的(因此治安情报机关才有可能用“声纹”去鉴别对象);可是通过现代电子传播技术,官方还是可以尽量推广一种标准的发音方式腔调。这项任务通常交由各国公共电子传媒承担,例如中国中央电视台与英国BBC(英国广播公司)。 ④你很难从一个人相貌判别 他的出身、籍贯和阶级背景,但是你却可以从他的口音听出这一切。由于说话口音最能表达一个人身份,所以许多关于出身背景的偏见及歧视就能围绕着口音发展起来了。比方说大量与地方方言口音有关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