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78914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案(教师版)

日期:2024-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2次 大小:1374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课
  • cover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悟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二、知识梳理 1.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2.走进作者 作者 鲁迅 原名 周树人 体裁 驳论文 评价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 3.文体常识 杂 文 定义 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 特点 “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杂文媒体 纸质媒体、网络媒体 名家 鲁迅、刘勰 三、字词积累 1、重点字(拼音) 慨叹(kǎi) 笼罩(lǒng) 脊梁(jǐ) 省悟(xǐng) 家谱 (pǔ) 倘若(tǎng) 诬蔑( miè) 搽脂粉(chá)诓骗(kuāng) 宰相(zǎi)前仆后继(pū) 求神拜佛(fó) 易错警示易写错字: “慨叹”的“慨”易错为“概”;“笼罩”的“笼”易错为“茏”;“诓骗”的“诓”是“讠”旁,而不是“木”旁。易读错字:“慨叹”的“慨”读“kǎi”而不读“gài”; “笼罩”的“笼”读“lǒng”而不读“nǒng”;“前仆后继”的“仆”读“pū”而不读“pú”; “拜佛”的“佛”读“fó”而不读“fú”;“省悟”的“省”读“xǐng”不读“shěng”。 2、多音字 佛(fó)佛教 笼(lóng)笼子 仆( pū)前仆后继 (fú)仿佛 (lǒng)笼罩 (pú)仆人 记忆方法“佛”读“fó” 时,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读“fú”时仿佛和违背、违反的意思;“笼”读“lóng” 时,时 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 ;读“lǒng时,是” 较大的箱子 、遮盖,罩住 和概括而不分明,不具体,称“笼统”。“仆”读“pū”时,是向前跌倒;读“pú” 被人雇佣差遣服务的人,与“主”相对 3、形近字 诓(kuāng) 诓骗 摧(cuī) 摧残 框 (kuàng) 门框 璀 (cuǐ)璀璨 记忆方法 “诓”和“框”读音不同,结构相同,部首不同,分别是“讠”“木”; “摧”“璀”读音相同,结构相同,但部首不同,分别是“扌”“王”。 4、重点词 ①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②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③不足为据:不能够当作凭据。 ④怀古伤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