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3990784

5.2滑轮 (教案+课件+练习)

日期:2024-05-0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44112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滑轮,教案,课件,练习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滑轮教学设计 课题 5.2滑轮 单元 第5章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探究滑轮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知道使用滑轮组时拉力和物重的关系,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重点 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 难点 滑轮组拉力和物重的关系 学法 实验探究、自主学习 教法 启发、实验活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PPT 2页:展示生活中的滑轮图片播放PPT 3页:提出问题:你认识滑轮么?滑轮在使用时有哪些特点呢? 观看PPT展示生活中的滑轮图片,思考问题:滑轮有什么特点? 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滑轮图片,使学生感知滑轮就在我们身边。然后,提出并思考问题,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观察实物,初识滑轮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滑轮器材,思考问题:滑轮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工作的呢?2.抽取学生进行回答,表达自己的想法。3.播放PPT 4—5页,让学生初识: ① 滑轮的结构特点② 各类滑轮的工作工程二、小组合作,探究特点 1.认识定滑轮并探究其特点:(1)播放PPT 6页,认识定滑轮:工作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变。(2)要求学生阅读课本95页“活动:定滑轮”,明确实验的操作过程(3)抽取小组代表,进行阐述。(4)播放PPT 7页:师生共同归纳,明晰操作步骤:①弹簧测力计测一个砝码的重力,记录数据。 ②如图安装器材,并在其后竖直放置一纸板。 ③用笔标记出物体和测力计的起始位置。④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观察测力计的示数。⑤用笔标记出物体和测力计移动后的位置。⑥分别测量移动的距离,测三次取平均值。⑦增加钩码数量,重复上面过程,并记录数据。(5)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操作,完成活动探究。教师强调做好数据的收集,并巡视及时发现并指正问题。(6)回顾过程,分析数据①播放PPT 7—10页,快速回顾活动操作过程。②就收集数据,提出问题:使用定滑轮有何特点?③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进行阐述。④师生共同分析,PPT出示结果:定滑轮不省力(F=G),但可以改变拉力方向。 物体上升距离和绳子端移动距离相同(s=h)。2.认识动滑轮并探究其特点:(1)播放PPT 11页,认识动滑轮:工作时,轴的位置随物移动。(2)要求学生阅读课本95页“活动:动滑轮”,明确实验的操作过程(3)抽取小组代表,进行阐述。(4)播放PPT 12页:师生共同归纳,明晰操作步骤:①弹簧测力计测一个砝码的重力,记录数据。 ②如图安装器材,并在其后竖直放置一纸板。 ③用笔标记出物体和测力计的起始位置。④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观察测力计的示数。⑤用笔标记出物体和测力计移动后的位置。⑥分别测量移动的距离,测三次取平均值。⑦增加钩码数量,重复上面过程,并记录数据。(5)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操作,完成活动探究。教师强调做好数据的收集,并巡视及时发现并指正问题。(6)回顾过程,分析数据①播放PPT 12—15页,快速回顾活动操作过程。②就收集数据,提出问题:使用动滑轮有何特点?③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进行阐述。④师生共同分析,PPT出示结果:动滑轮省力(F= G),但不可以改变拉力方向。 绳子端移动距离是物体上升距离的2倍(s=2h)3.对比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1)提出问题: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有什么区别?(2)播放PPT 16页,出示对比表格。要求学生小组交流讨论。(3)抽取小组代表,进行阐述。(4)师生共同分析,PPT出示结果:4.认识滑轮组并探究其特点:(1)播放PPT 17页,提出问题:有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