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3990870

九上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

日期:2025-04-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15088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九上,1课,沁园春•雪,课件
  • cover
课件21张PPT。沁园春 雪 毛泽东沁园春 雪 毛泽东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导入新课作家作品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 毛泽东的诗词题材广博,内涵深邃,文情并茂,气势磅礴,在国内外有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有《沁园春 雪》《沁园春 长沙》《卜算子 咏梅》等。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给加点的字注音。 分( )外妖娆( ) 成吉思汗( ) 数( )风流人物 今 朝( ) 2.解释下列词语,加点的字另作解释。莽莽 妖娆 折腰 风骚①形容草木茂盛。 ②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词中用第②义。 娇艳美好。 ①弯腰行礼。 ②表示敬慕、倾倒的意思。词中用第②义。 ①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学,有时也用来指代文学才华。 ②指妇女举止轻佻。词中用第①义。整体感知莽莽 妖娆 折腰 风骚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整体感知上片: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下片: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一)赏读词的上片局部探究  齐读词的上片。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下列题目。   1.词的上片中哪些句子总写北国雪景?   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4.上片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1.词的上片中哪些句子总写北国雪景?局部探究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其中“北国风光”总领上片内容。“千里”“万里”互文见义,即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表现祖国幅员的广阔,也反映诗人视野的辽阔。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对雪景的描绘,由“望”字统领。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局部探究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极为传神地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局部探究  4.上片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须”借助想象,写出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二)研读词的下片。 齐读词的下片。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下列题目。局部探究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对于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并品味它的丰富含义。   3.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4.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局部探究下片开头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抱负。  2.对于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并品味它的丰富含义。局部探究“惜”字定下批评的基调,意味丰富。 “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对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惜”中有贬,委婉批评他们的不足;“惜”中寓志,蕴含后来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3.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局部探究俱往矣,数风流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