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第15课《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道理的这一写法的好处。 3.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童话故事。 4.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5.了解一些生僻字词的用法,并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 6.学习书信的基本写作形式并学会运用。 7.能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课文,让学生绘声绘色地给同学讲故事; 出卷网让学生积极地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受到正确的爱情观的熏陶和感染;老师搜集一些优美动人的而又蕴含深刻哲理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21·cn·jy·com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培养学生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学会理智地生活,善于生活,感受生活和爱情的真谛;理解爱情是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使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21cnjy.com 【教学重点】 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 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疑问导入 欣赏歌曲《浪漫的事》。 这首歌每次我听了都很感动,爱一个人就应该和 出卷网他在一起慢慢变老,直到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依旧把他当作手心里的宝。同学们,我想再过若干年,等你们学业有成的时候,也一定会收获甜蜜的爱情。这样的人生,浪漫而有诗意,但只有真正懂得爱情的人,才能拥有诗意的人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他在信中告诉了我们爱情的真谛。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了解该书信的主旨和写作思路。 2.介绍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 出卷网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1948年起直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中学的校长。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曾获得两枚列宁勋章、一枚红星勋章。他主张教育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他写有教育专著和小册子40余本。主要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公民的诞生》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写作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执教35 出卷网年,这使他有机会细心观察自己的学生在其个性形成的最活跃阶段的许多情况。他认为爱情问题是与个性形成紧密相关的一个重大问题。他也有孩子,他每天观察他们,同妻子一道抚育他们成长,这也为他思考如何给予孩子触及心灵的教育提供了不少材料。他呼吁自己的同事们要细心观察爱情这种感情,深深地尊重这种感情。当14岁的女儿向他提问什么是爱情时,作为教育家的苏霍姆林斯基不回避、不敷衍,而是采用书信方式,用一个充满诗意的童话故事阐释了爱情的真谛。2·1·c·n·j·y 4.理解课文主旨,完成填空 本文中作者通过叙述一个寓意深刻的(童话 出卷网故事),向女儿诠释了爱情的(含义):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的(“忠诚”)(“心头的记忆”)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同时热情赞颂了真正的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与力量),表达出对女儿(理智而深厚)的父爱。 5.理清课文写作思路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5):对女儿提出爱情问题的思考。 第二部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