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026184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古亚欧文明 教案

日期:2025-10-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1231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岳麓,历史,九年级,上册,4课,亚欧
  • cover
中古亚欧文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罗马教廷在西欧的地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21*cnjy*com (2)学生分析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罗马教廷和西欧城市复兴的作用,培养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对以下问题的讨论,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初步学会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来源:21cnj*y.co*m】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图片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梳理理解和认识。 (2)结合本课的阅读和学习,学生学会有针对性地获取有效的信息,理清基本线索,增强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发表不同见解,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出处:21教育名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认识先进文化和国际交流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明发展的重要性。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认识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版权所有:21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①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 ②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2.教学难点:①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②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及其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三、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教学方式:讲授法、阅读法、探究法 2.教学用具:教材、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①在亚洲历史舞台上,东部亚洲除中国外,还有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日本; ②提问“什么是中古史?”———中古史也叫中世纪史,指的是476年西罗 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由此引入新课。教师给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课文。 【学习新课】 (一)大化改新 1、展示日本的国旗、国花等,介绍日本概况;由《古代日本形势图》地图介绍古代日 本历史发展进程。 日本历程: (1)公元1世纪前后,日本各地形成100多个小国 (2)公元3世纪中叶,日本中部兴起一个叫大和的古代国家 (3)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 (4)公元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的圣德太子进行改革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 背景:国内———日本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政局混乱。 国际———中国隋唐制度非常先进。 内容: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方面———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作用: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学生活动一』“议一议” 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21教育网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起来。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而且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改进和创新。 4、『学生活动二』“动脑筋” 回顾中国古代史有关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①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 ②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 ③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