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029540

16.给巴特勒的信课件(36张ppt+素材)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57922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巴特勒,课件,36张,ppt+,素材
    (课件网) 书信 给巴特勒的信 16 18世纪的中国历经康雍乾等数代帝王的苦心营造,一座辉煌的“万园之园”展现在世人面前。但随之而来的一场浩劫却使这座名园化为灰烬,仅留下几根石柱见证这段屈辱的历史。造成这一浩劫的是当时的英法联军。这时候,欧洲有一位伟大的文豪站出来愤怒谴责这两个国家制造的这一暴行,义正词严,大义凛然,发出了正义的呼声,举世震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雨果的这封《给巴特勒的信》。 1. 学习目标 2. 作者简介 3. 背景透视 5. 相关资料 6. 检查预习 7. 听读课文 9. 句段品析 10. 疑难探究 11. 板书设计 13.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 14. 拓展延伸 15. 教材习题讲解 4. 文体知识 8. 整体感知 12. 本课主旨 16. 课后作业布置 掌握本文语言特色,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 艺术,体会反语的强烈讽刺效果。 感受雨果伟大的人格魅力,体会信中流露 的爱憎分明的感情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重点) (难点) 3.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 培养学生热爱全人类的情感。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之久。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哲理论著,给法国文坛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1856年~1860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 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看到富丽堂皇的 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 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一 万多名英法官兵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连续多天的 抢劫之后,英国人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 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 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果北京皇宫 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1860年10月18日, 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火。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而作为强盗之一的巴特勒上尉,却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的“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以人类的良知,于1861年11月25日写了这封回信,痛斥了英法联军的罪恶,同时对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寄予了深切同情。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时隔一年之后,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显赫的声望为他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借此机会以书信的形式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给巴特勒等人沉重一击,给予中国人民以深切的同情。 魔法记忆之记少余多法:“勒”当“拉紧、系紧” 讲时,读“lēi”,如“勒紧”,其余情况读 “lè”,如“勒令”。 一 读一读字音 赞誉 琉璃 珐琅 晨曦 瞥见 箱箧 给予   制裁 勒住 yù liú li fà láng xī piē qiè jǐ cái lēi 二 写一写字形 zāng( )物   huǎng( )若 眼花liáo( )乱 惊hài( ) jié( )掠 zhuì( )满 chóu( )缎 赃 恍 缭 骇 劫 缀 绸 三 记一记词义 1.赃物: 2.箱箧: 3.制裁: 4.荡然无存: 5.不可名状: 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箱子。 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给巴特勒的信》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用波浪线画出作者描绘圆明园的语句。 2.在课文中用横线画出有谴责性的词语。 1. 快速默读,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