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032730

2017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第17课茶馆(节选)课件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9120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7,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文版
  • cover
课件40张PPT。戏剧茶馆(节选) 17 茶馆之风,风靡中华而历久不衰。应该说,芸芸众生聚集茶馆,是因为茶馆是一最具平民性的公共娱乐场所。在茶馆中,文人墨客,清茶一杯,谈风论雅;芸芸众生,一茗在手,照样海阔天空。历古以来,它既是平民大众纵横议论之所,又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地。道听途说,市井传闻,谈天说地,家事国事,为八方信息汇集之地,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时至改革开放的今日,神州大地的茶馆、茶楼又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茶客日益增多,这再次说明了平民文化的旺盛生命力。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去领略这大茶馆里的小社会。 1. 学习目标2. 作者简介3. 背景透视5. 相关资料6. 检查预习7. 听读课文9. 句段品析10. 疑难探究11. 板书设计13.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14. 拓展延伸15. 教材习题讲解4. 文体知识8. 整体感知12. 本课主旨16. 课后作业布置3. 理解剧中所展示的特殊的矛盾冲突。 品味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 言。 分析王利发等人的形象特点。 (重点)(难点)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人。我国现 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之一,有 “人民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 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 篇小说《月牙儿》、剧本《茶馆》 《龙须沟》等。《茶馆》使中国话剧 第一次走出国门,被誉为“东方舞台 上的奇迹。”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艺术事业蒸蒸日上,一批老艺术家也重新焕发了青春,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作品。老舍在写现代题材的同时,又写了历史剧,主要是受1956年党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启示和鼓舞。老舍衷心拥护这一方针,并要为此作出贡献。老舍在回答为什么单写一个《茶馆》时说:“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吗?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根据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剧本的主要特点是:由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组成;有尖锐的戏剧冲突(矛盾冲突);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高度集中。话剧是一种以动作和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戏 剧 《茶馆》是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创作的一部风采独具的三幕话剧。它依次截取清代末年、民国初年和抗战胜利后三个时期的横断面,采用以人物带故事的写法,通过裕泰茶馆由盛而衰的变迁,以及在茶馆中活动的各种各样的人物的生活和变迁反映了前后半个世纪的社会面貌,展示了人民与旧时代之间的矛盾冲突。 《茶馆》简介神龛 洗涮 忏悔 太监 咂摸 簿子 坤角 落子kānshuànchànjiàn zā mobùjuélào魔法记忆之一线穿珠法:如:“师傅出差(chāi)了,学徒不小心在技术上出了点差(chā)错,使花苗长得参差(cī)不齐,实在差(chà)劲。” 饷 趿拉 珍馐 文绉绉 说媒拉纤 绫罗绸缎 遛 差劲 xiǎngxiūtāqiànzhōuchàlíngliùwùxū( ) yá( )门 贵gēng( ) 官xiǎng( ) 眼zhuō( ) 侦jī( ) tā( )拉 珍xiū( ) mǎnǎo( ) cì( )候戊戌衙庚饷拙缉趿馐玛瑙伺1.寒酸: 2.过瘾: 3.咂摸: 4.津贴: 5.兵荒马乱: 旧时形容穷苦读书人的不大方的姿态。 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寻思,反复研究。 工资以外的补助费,也指供给制人员的生活零 用钱。 形容战时动荡不安的景象。 6.造孽: 7.忏悔: 8.搭讪: 佛教用语,做坏事( 将来要受报应) 。也说 作孽。 认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