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35900

8.1《天工开物》两则(共26张PPT)

日期:2024-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2947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天工开物,两则,26张,PPT
  • cover
课件26张PPT。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了解知识领域明确课节重点掌握学习方法本单元所选的是古代科技方面的经典。“经典原文”《稻》《治铁》两篇选自《天工开物》,分别涉及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语言简洁直白;“相关读物”《麻叶洞天》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既是一篇介绍地理风貌的说明文,又可看作是一篇优秀的记游散文,文章视野开阔,文笔优美,富有情趣,与《天工开物》的质朴无文相映成趣。这些古代科技著作,反映了明代以前中国在农学、手工技术和地理学上的科学成就。学习这些作品,要注意在了解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同时,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对“科学人文”的探求上,真正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以及它永不磨灭的文化价值。了解知识领域明确课节重点掌握学习方法了解知识领域明确课节重点掌握学习方法1.《<天工开物>两则》行文较为简单,学习时可以自主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体会古代科技著作的语言特点和叙述风格;然后互相合作讨论、认识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 2.学习《麻叶洞天》,可以和以前学过的山水游记(如魏晋时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如唐宋时期王维、柳宗元、王安石、苏轼等人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看看各个时期的游记散文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从而真切体会《徐霞客游记》的科学价值。 3.学习本单元,如果条件许可,同学之间可以组成科技小组,结合所学内容,做一些社会调查或实地考察:调查一下《天工开物》中所记述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哪些至今仍活跃在民间;游历一下徐霞客曾经走过的山川名胜,做一些地理(或地质)考察。最后把这些调查或考察的结果总结出来,形成文字,激发自己对科学文化的热爱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切实从科学史的角度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进步,学习科学家在艰苦恶劣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中勇于求索的精神。经典原文 8 《天工开物》两则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宋应星(1587—?),字长庚,奉新人。明代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1615)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期间(1638~1654)写成了《天工开物》。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农作物的耕种栽培技术更加成熟,特别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水稻种植,提供了一多半的全国口粮。其他油料作物、经济作物也普遍推广,桑蚕养殖、甘蔗加工、棉花生产都空前繁盛,万历以后从国外引进的玉米、甘薯、花生、西红柿等农作物新品种,增强了对气候、地况的适应性,扩大了食物种类。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市场,江、浙、皖一带的纺织业、印染业非常发达,松江的织造、芜湖的浆染,闻名全国。另外,南北方的瓷器生产也盛况空前,特别是江西景德镇,连绵十几里,烟火十万家,雇工数万人,形成了大规模工场手工业的格局。明代的造纸业也进入了集约化生产阶段,从造纸原料到名牌产品都越来越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他,如采矿、冶金及金属加工工业也快速发展,永乐年间河北遵化的官营铁厂,工人就有2 500人之多;广东佛山的民营铁厂,“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宋应星的著述提供了条件。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听作家故事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