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057488

4.1 城乡人居环境与居住区规划 学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2次 大小:8043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城乡,人居环境,居住区,规划,学案
  • cover
4.1 城乡人居环境与居住区规划 学习指南: 居住区由哪些用地组成?怎样才能合理配置? 选择居住区要考虑哪些因素? 居住区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居住环境的好坏,一般可从安全性、保健性、便利性和舒适性等四个方面去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在这四个方面增添新的内容。 一、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含义:即人类的居住环境,包括 要素和 要素两部分。 (1)自然要素主要是指 、土壤、 、动物、 、 等,它们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基本 和 ,是人居环境的基础。 (2)社会要素主要是指 、道路、基础设施、 关系、 、村规民约等,这些为人类提供丁牛存的基本空间和条件。对于这些社会要素,通常被归为 、 、建筑、 等几大类。 2.城乡人居环境的评价内容: (具体内容参照课文P67 表4.1) (1)人居环境核心是 ,始终以满足 为根本目的的。人居环境对环境的要求不仅体现在 上,更主要的体现在 的建设上。 (2)对人居环境的评价着重考虑与人类居住和活动有关的要素。 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和评价在 。一般来说,人们首先考虑居住环境能否满足基本的 ,然后逐步对 产生更高的要求。 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充分尊重大自然,逐渐成为新时期城乡建设的主导理念。 3.中国古代居住观的典型例子: 背山面水、聚气藏风; 坐北朝南,负阴抱阳; 住宅建筑前屋低、后屋高; 孟母择邻而居 二、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 1. 的要求 居住区选址首先要符合城市 的规划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房地产开发的 ;城市对一些基础设施的 及实施过程又带动相差区域房地产业的发展。 2.自然环境的 区位选择必须考虑 、水质、空气、 、 等自然因素 3.社会环境的 在 环境、 完善的地段,房地产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消费者区位选择的 受 状况、 的影响,人们对居住区位选择是有差异的。一般情况下,居民的 、 没有明显变化情况下,人们多选择居住房价较高、环境欠佳的市区;随着 的外迁、 条件改善和轿车的普及,郊区的 日益完善、良好的 和低廉的 ,吸引不少人前往定居。 影响房地产开发的因素复杂、并不断 ;在满足经济利益前提下,为人们提供优美的 、安全舒适的 和便捷的 ,是房地产开发追求的永恒主题。 房地产开发选址的一些基本经验: 原则:目的避免受烟尘污染危害 原则:这些地方受周围环境干扰少,有 的感觉 原则:这些地方视野开阔,景色好, 质量好 原则:这些地方 方便,人流量大,发展障碍少,商业发展前景好 三、居住小区: 1.定义:是指达到一定的 和 规模, 配套比较齐全的人口聚居区 我国住宅区类型由低级到高级分为 、 、 三级 2.居住小区建设原则: (1)住宅及个中辅助建筑物的建设要求 、 ,要利于采光、 和居住舒适 (2)各种体系的 直接服务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布局和建设上要以方便 的日常生活、促进 、合理与有效利用 为原则 【思考6】阅读课文P72—73案例回答 居住小区道路布局要做到 , ,不用有过境车辆通过;道路设计形式多样化,注意绿化和美化,常见形式有 、 、 、 、 (3)居住小区建设宜遵循 ——— ——— ——— 逐级衔接的原则,并且不同空间的分布和比例应该适宜,不应该 。 居住小区的生活空间可分为 、 、 、 3.居住小区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1) :建筑质量、楼房结构、价格 (2) 质量:社会机构健全与否、服务人员素质和水平、区内治安状况 (3) :文化设施、通讯网络、市场、医院、学校、体育活动设施、道路 (4)环境:绿化、道路质量、水面与水质、通风、采光 居住区的环境建设内容: 环境、 环境、 环境、 环境 【形成性练习】 ( )1.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通向千家万户,一些新的城市功能开始融入居住小区.不适宜融入居住小区的是: A.小型高新技术产业 B.家族办公室 C.小型的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