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抒情散文 草 莓 4 季节更替、生命演变,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每个人因自己的生活的经历、知识层面的种种不同,对不同的“物”,或者是对相同的“物”,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波兰作家伊瓦什凯维奇的散文《草莓》,体会作者对时光、对生命的别样的感悟。 1. 学习目标 2. 作者简介 3. 背景透视 4. 相关资料 5. 检查预习 6. 听读课文 8. 句段品析 9. 疑难探究 10. 板书设计 12.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 13. 拓展延伸 14. 教材习题讲解 7. 整体感知 11. 本课主旨 15. 课后作业布置 3. 学习本文要更加热爱生命,珍爱生命,感悟生命的 价值。 积累字词,能理清作者思路,把握作者展 开联想的构思之美。 朗读课文时,抓住直接抒情的句子、含义深刻 的句子、在结构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把握文 章的内容和结构。 (重点) (难点) 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奥林匹克颂》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 行。《阴暗的小道》、《明天收割节》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生活、对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 这篇散文选自《世界文学》。作者于9月在田野散步,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从而抒发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茎,叶子有长柄,花白色。果实为红色,肉质多汁,味道酸甜,供食用。有的地方也称其为杨梅。在文中,“草莓”是“触媒”,一颗九月的晚熟草莓,触发了作者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慨叹,更触发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生命在时光流转中不断成熟丰富,珍惜过往,正视未来。 《草莓》简介 魔法记忆之因义定音法:湍(tuān)急的流水让我惴(zhuì)惴不安,大气不敢喘(chuǎn)一口。诞(dàn)荒诞不经涎(xián)垂涎三尺。 一 读一读字音 枝柯 生意盎然 酣然 沁人心脾 韶华 荒诞 kē àng hān sháo dàn zhuì qìn 惴惴不安 二 写一写字形 璀càn( ) àng( )然 hān( )睡 hú ( )树 bǐng ( )赋 qìn( )人心脾 璨 盎 酣 槲 禀 沁 三 记一记词义 1. 疏落: 稀疏零落。 2. 欢歌笑语: 欢乐地歌唱,快活地笑。形容十分高兴、非常欢喜的 场面。 3. 妖艳: 课文中指鲜艳,明丽。 4. 硕大: 指非常大,超出一般。 5. 妙龄: 课文中指青春年少的时期。原指女子的青春时期。 6. 若明若暗: 比喻对问题或情况有所认识却不很清楚,也指对某事 态度不明朗。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草莓》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圈画出文中描写草莓的词句。 1. 一颗晚熟的草每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 【答案】香甜的草每把作者的思绪引回草莓最 盛的六月时光,再从六月联想到眼前秋意渐浓 的九月,由季节的变化联想到曾经拥有过的青 年时光以及似水流年正悄无声息地改变我们的 心性和容颜、思想和情感。 2. 通过联想作者抒写了怎样的思 想和感情? 【答案】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 失的感概,及对人生秋天的赞 美,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情怀。 3. 从文章的思路看写作目的是什么? 【答案】作者漫步在九月的田野:放眼四望,觉得“自 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没有变,依然 是那些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但是马上 “觉察到已不是六月”。作者在第一段描写完天空,树 木的句子后都加上了一个“但”字,这样写的目的是为 了启发人们思考,为了启发人们对这两个季节进行深 入细致的比较,从而感受时间给大自然留下的印记, 为下文对青春易失、生命演变的思考作铺垫。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