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91940

9.1守护生命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000427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守护,生命,课件,教案,素材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年秋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9.1守护生命 单元 第四单元 主备人 时间 12.6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珍视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爱护身体,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守护精神家园。 能力目标 掌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 知识目标 知道爱护身体与养护精神的方法,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重点 爱护身体 难点 养护精神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节教材内容,完成预习速填的内容。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个 案 一、导入新课1. 说一说:幸福是什么?2.学生回答后,师导入:守护好生命才有幸福的可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守护生命》。(板书课题)二、阅读99—104页,思考下列问题,6分钟后检测,看谁回答的准确。1.怎样守护生命?2.怎样爱护身体?3.为什么要养护精神?5.怎样养护精神?三、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习)过渡:出示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引导学生概括本框总的知识:守护生命,就要爱护身体,养护精神。(一)爱护身体1、出示健康1、0图片,让学生说说对这张图片的看法,之后师出示:有人说:“健康是1,其他所有东西,譬如事业、金钱、家庭、婚姻等都是0,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才有价值,才越多越好。如果没有前面的1,后面的东西再多也是0.”2.出示小涛的素材,提问:(1)你如何看待小涛的行为?(2)我们身边有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危害是什么?观看视频《健康去哪儿了》,总结中学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思考与分享: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动:是真的吗?学生答题:经常喝可乐有害身体健康。√火灾逃生时一定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边骑车边听音乐才酷×④每天8杯水才是健康的标准。×得出结论: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3.有关资料显示,近40年来美国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增加了4倍。资料还显示,在美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比被谋杀的人多。在年龄为15—24岁的美国青少年中,自杀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意外及恶性肿瘤。在加拿大,自杀是导致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造成青少年轻生的原因有哪些?(2)你想对那些不珍视自己生命的青少年说些什么?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不要自伤自残。4.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4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这其中,除去那些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以外,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专家惊呼:意外伤害正在成为我国青少年的第一杀手!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启发?(1)大家是否具有安全意识和自护意识呢?一个小调查,请据实回答:(2) 2008年在汶川地震中桑枣中学在地震发生时,按照以往应急演练的经验,仅用时1分36秒,有序疏散2200多名师生,创造出学生、老师无一人伤亡的奇迹。(3)分组汇报课前准备的自救自护知识:楼道拥挤、火灾、交通事故、地震。5.知识归纳:如何爱护身体呢?(二)养护精神1.出示巴金和黑格尔的名言,提问:这二句名言告诉我们什么?抢答:我们为什么要养护精神?有人说:要养护精神,离不开物质条件,经济条件好的同学才有能力养护精神。你赞成他的观点吗?(1)学生回答后,出示视频《再穷也要写作》,请你谈一下看完视频的感受结论: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2)出示二张漫画,这二张漫画说明什么? 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让我们丧失对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