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098362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专题1_27(含解析)(打包27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73603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7,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人教,新人教,27套
    专题01 长恨歌 1.关于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 ,号 、 。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 ”,世称白傅,白文公。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 ”。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 、 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 在文学创作上,白居易最突出的贡献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特别强调诗歌的“美刺”作用,提出了“ ”,诗歌要以情动人,诗歌语言要“其辞质而轻,其言直而切”等一系列观点。他的诗存留下来将近3000首,诗风浅切平易,广为流传的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2.创作背景 本诗取材于 的故事。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陕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离奇特出之事,如没有大手笔为它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消没失传。于是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在王质夫的提议下,白居易写下了此诗,而陈鸿则写了一篇传奇 ,两者相辅相成,流传后世。 3.给加点字注音: 回眸( ) 骊宫( ) 鼙鼓( ) 马嵬坡( ) 临邛( ) 绰约( ) 玉扃( ) 迤逦( ) 仙袂( ) 凝睇( ) 钗擘( ) 4.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章大意,并准确理解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御宇多年求不得 六宫粉黛无颜色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不见玉颜空死处 云髻半偏新睡觉 雪肤花貌参差是 1.乐天 香山居士 醉吟先生 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秦中吟》 《新乐府》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唐玄宗和杨贵妃 《长恨歌传》 3. móu lí pín wéi qióng chuò jiōnɡ yǐ lǐ mèi dì bò 4. 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古今异义,古义指姿色;列土:封爵赐邑 可怜:可羡、可爱;空见死处,“见”字省略;睡醒;古今异义,古义指差不多 1.这首诗的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起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2.诗人是如何表现“长恨”的? (1)马嵬坡杨贵妃之死,诗人刻画得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可以说“死别”是长恨的起点。 (2)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 (3)诗的尾声,诗人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通过成仙之后的杨太真对唐玄宗的思念、对“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追求、对“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的信念,表现了她对人间爱情的坚贞和延续,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