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116000

2017-2018学年中图版选修6 第1章 第1节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课件+课时作业(2份打包)

日期:2025-09-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24820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7-2018,打包,2份,作业,课时,课件
    课时作业(一) 一、选择题 1.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采集狩猎文明时期,人类受环境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 C.产业革命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解析】 在采集狩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无法摆脱自然的控制,受环境制约比较大。农业文明时期,生产技术的提高,种植范围扩大,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和放牧等活动,使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产业革命后,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加强,人与自然对抗性增强,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近代,人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这种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答案】 D 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不同。完成2~4题。 2.采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 A.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B.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C.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D.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加剧 3.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始于(  ) 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4.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萌芽的时期是(  ) 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解析】 第2题,采猎文明的主要经济活动是采集和狩猎,可能会造成某些物种灭绝。第3题,工业社会开始,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成为了全球性问题。第4题,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在农业文明时期就产生了科学的萌芽,例如此时的中国逐渐产生了保护生物和因地制宜等主张。 【答案】 2.C 3.C 4.B 5.人类正确对待环境的态度是(  ) A.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B.减少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 C.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人类可以无限制地从环境中获取能量和物质 D.协调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解析】 人类和环境之间应当走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答案】 D 6.以下反映了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是(  ) A.伦敦烟雾事件 B.渤海伏季休渔 C.华北地区超采地下水 D.赤潮的发生 【解析】 A、D均是由于人类排放过多废气、废水而导致的;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面下沉等生态问题;实行伏季休渔制度有利于鱼类的再生,符合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要求。 【答案】 B 7.下列说法反映了新的环境观的是(  ) ①“只有一个地球”的公益广告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提倡塑料袋购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是鼓励生育的政策,容易导致人口过度增长,使人地矛盾更加尖锐。使用塑料袋购物容易造成“白色污染”。 【答案】 A 8.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  ) A.山区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 C.在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 D.过量抽取地下水 【解析】 A、B、D选项表述的生产活动都破坏了周围的环境,使得周围环境与人类对立起来,C选项表达的人类活动的目的是防止风沙对黄淮海平原农业产生影响,使得周围环境和人类活动协调发展。 【答案】 C “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需要循环中得以体现。“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据此回答9~10题。 9.“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  ) A.人类依赖自然的思想 B.人类征服自然的思想 C.天人合一思想 D.人地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