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30张PPT。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选修6 环境保护中心事物不同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周围事物不同环境的范围不同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受人类活动不同程度影响的自然环境。 2、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天然环境 人工环境 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 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 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须由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 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利、畜群牧场等 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 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山劣地、因过度放牧而成的荒漠流沙等 二、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此漫画的主题可概括为什么?产生什么后果?人类和环境应是什么关系呢?请你设计出模式图?人地关系模式图ABCD人類是不能離開環境而生存两者关系: 矛盾的两方面,对立统一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 人类文明处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地关系也随之而发生变化。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人类文明的演进三、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史前文明)人类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依赖自然,对自然具有一种畏惧和盲目崇拜的心理(神明、图腾崇拜)。--人类畏惧、崇拜自然(例子)人地关系模式图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也有 “天人合一”的思想三、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2、第二阶段(农业和工业文明)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 地理环境 的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大大减弱;工业文明提升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但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主宰,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无视自然的存在。--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人地关系模式图人类与环境对抗开始出现三、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3、第三阶段(后工业文明) 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使人类开始反思以往行为对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重新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到,只有保持同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才能生存和发展。于是,确立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转变的标志———1972年 《斯德哥尔摩宣言》)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确定了世界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模式图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周口店这一方水土 周口店位于北京西南郊,距市中心约50千米。50万年以来相继是“北京人”(50万~30万年前)、“新洞人”(10多万年前)、“山顶洞人”(3万~l万年前)和现代人(1万年以来)的家园。科学家利用洞穴堆积物中人与动物的化石以及植物的孢子、花粉,模拟出了当时人类与环境的状况。 在50万年前,这里有着适合猿人生活的环境;西北边低山丘陵茫茫林海,东南边平原上森林、草原、湖沼相间,清澈丰沛的河水自北而南从这里出山进入平原。猿人们栖息在一个能容上百人休憩的宽大溶洞(“猿人洞”)里,过着渔猎采集、茹毛饮血的生活。多年以后,可能是林火为他们提供了火种。以后,他们又学会了人工取火,学会了用骨针缝制皮衣,还可能在山顶洞外建造人工居所。旧石器时代的祖先们生活虽然艰苦,却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