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1.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难点) 3.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重点) 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1.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 (1)概念: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2)分类 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含义 由于自然环境本身变化引起的,没有或很少有人为因素的环境问题 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 表现 火山喷发、地震、台风、洪涝、干旱、海啸等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如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垃圾污染 生态破坏:如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物种锐减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 1.2015年3月14日,安徽阜阳发生4.3级地震,据统计阜阳受灾人口4.15万人,房屋倒塌155间,受损11 000间。根据环境问题的分类,此次地震属于哪类环境问题? 【提示】 地震是自然现象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1.环境污染 (1)全球气候变暖 ①概念:地球低层大气和地表温度的上升。 ②气温变化的特点:呈逐步上升趋势。 ③原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 (2)酸雨污染 ①概念: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②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中国。 ③危害:使水体酸化,威胁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导致森林生产力下降,土壤酸度增加,腐蚀建筑物等。 (3)臭氧层破坏 ①概念:某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氟氯烃,可以通过光化学作用耗损大气层中的臭氧。 ②危害:会使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危害人体健康,增加患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危险,使野生生物、海洋浮游生物受到伤害,使部分鱼类和贝类等海洋生物难以生存。 2.生态破坏 (1)生物物种锐减 ①原因:由于人类对野生生物的滥砍乱杀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②危害:使物种不断灭绝,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失去平衡,其危害是无法估计的。 (2)水土流失 ①原因:人类大规模地破坏森林。 ②危害:耕地越来越贫瘠;水库、湖泊淤积,抬高河床,减少水库、湖泊的库容,加剧洪涝灾害。 (3)土地荒漠化:由于不合理地利用土地造成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为严重。 2.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使全球受到紫外线辐射增强带来的危害等体现了环境问题怎样的特点? 【提示】 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发展问题。 2.环境污染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 人类活动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导致环境质量急剧下降。 3.生态破坏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 人类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环境问题的内涵 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下图所示: 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如自然灾害;但当前人为原因引发的环境问题尤为严重。 2.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关系 (1)区别: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