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土地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重点) 3.正确分析能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重点)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2.分类 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含义 那些在漫长地质年代里形成的、储备有限的、经开发利用后无法在现阶段再生的自然资源 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得到恢复或再生的资源 举例 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石、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等 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1.矿产资源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吗? 【提示】 矿产资源并不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只是由于它的更新时间太长,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生的。 二、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土地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日趋减少的耕地 (2)土地退化 ①原因 ②表现形式 ③结果:土地质量下降 2.能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能源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需求的增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猛增,这将造成能源供应紧张。 (2)产生原因 ①石油、煤、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储量有限; ②能源的地理分布与实际消费量不平衡; ③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提示】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等造成植被破坏导致土地退化。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如何划分非可再生资源与可再生资源? 【提示】 按照自然资源是否能够更新或恢复。 2.如何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非可再生性? 【提示】 其再生周期远远长于人类历史;再生速度慢于人类对它的消耗速度。 3.可再生资源一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提示】 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等只有利用合理、保护得当,才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如果它们的资源环境遭破坏,或者利用速度超过了更新速度,就会出现资源的短缺和枯竭。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1.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区别和联系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客观存在的事物,而自然资源是指人类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的部分,因此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如图) 2.自然资源的判断标准 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1)自然属性:直接从自然界获得。 (2)经济属性:在现在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 3.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有多种分类。比较常见的是按照自然资源是否能够更新或恢复,分为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第3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图中阴影部分是指( ) A.煤炭 B.水能 C.石油 D.地热 【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需明确能源资源的不同分类方法。根据能源资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根据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可将其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而根据能源资源的形成和来源,又可将其分为太阳能、地球内能和潮汐能。 【解析】 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上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水能、风能、波浪能等也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因为没有太阳辐射,就不会有大气运动和水循环,也就不会有水能和风能。而地热则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煤炭自产业革命后就已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石油资源则自20世纪50年代起取代煤炭成为主要能源,水能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历史较长,规模较大,所以它们都是常规能源。但煤炭、石油是矿产资源,非可再生。故同时符合太阳能、常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