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4116802

第3章 第1节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学案

日期:2025-05-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7次 大小:11635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3章,1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生的
  • cover
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重点) 2.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重点) 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生物物种减少 (1)生物物种减少现状:目前,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森林。海洋和淡水生物严重退化,岛屿上鸟类和哺乳动物中的很多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2)生物物种减少的原因 ①人们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改变。 ②人们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捕猎、砍伐和非法贸易,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③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 ④大量引入的外来物种同土生物种竞争栖息地和食物,有的甚至以土生生物为食,或者带来某些土生物种无法抵御的疾病,也使土生物种濒临灭绝。 2.森林资源破坏 (1)森林资源破坏状况:对全球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的热带雨林损失尤其严重。 (2)森林资源减少原因:林木砍伐、林地开荒和开矿、薪柴采集和大规模放牧、空气污染是造成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 3.湿地减少 (1)湿地概念:湿地指不论天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还有静止的或流动的、淡的、半咸或咸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2)湿地功能: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因而湿地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3)湿地破坏现状: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和破坏,湿地的面积急剧缩减。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巴西中南部的潘塔尔沼泽地也在不断退化。在我国,长江中游河湖的快速淤积与天然湿地的过度开垦,使湿地面积大为减少,为调蓄防洪带来很大的隐患。 (4)湿地减少原因 ①土壤侵蚀导致进入河流的泥沙增加,减少了湿地的面积。 ②大量引水灌溉和河道截流改向,以致湖泊、沼泽水量减少,面积急剧缩小,甚至完全干涸。 ③人类的围湖、围海造田,使湖泊和海滨滩涂湿地面积减少。 ④环境污染使湖泊和近海岸海水富营养化现象时有发生,湿地的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⑤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湿地植被破坏,湖泊、海岸生态系统退化。 1.水土流失、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以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问题完全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提示】 生态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加快了大部分生态问题产生的速度。如水土流失在人类社会之前就已经存在,只是人类活动加速了水土流失的过程;物种灭绝本身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只是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二、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比较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 2.中国森林数量在减少,这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提示】 应该辩证地看待森林减少与工业化的关系。森林减少与工业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发是必然的,但人类如果认识到森林的环境效益,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保护森林,加强植树造林,不会造成森林的锐减。开发要有一定的限度,现在的结果是过度开发,造成了森林的锐减。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学生分组探究一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 1.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提示】 自然原因: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为原因: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 2.人类为何要尽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提示】 一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二是许多生物的利用价值还有待于人类研究和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