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1921

电热器[上学期]

日期:2024-06-2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202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电热器,学期
  • cover
《电热器》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电热器》这一节是科学九年级第五册第三章第7节的内容,本节是在欧姆定律、电流的磁效应、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及电功等基础知识学习后,电学知识的自然延伸和拓展,内容主要包括电流的热效应、电热器的工作原理、焦耳定律,,其中焦耳定律是继欧姆定律后又一重要电学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是本章的重点,在初中科学的整个电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焦耳定律阐述了通电导体放出热量与相关因素的定量关系,教材是在定性实验的基础上直接引出焦耳定律,因此,做好影响通电导体放热因素的定性实验是理解焦耳定律的前提和关键,而该实验所蕴含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思想更为重要,更有普遍意义。因此,本节内容是加强方法教育、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协作、学会探究从而学会学习的良好一课。 2、教学目标: A、认知目标: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知道电热器的工作原理。 (3)理解焦耳定律(内容、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4)通过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会和了解自然规律的基本途径: 提出问题———科学猜想———实验探究(检验猜想)———归纳总结、 得出规律。 B、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实验条件的控制———控制变量法。(师生共同活动,应用控制变量法的知识,设计出探究电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2)初步学会和体验实验中对比的作用。 (3)进一步培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断发现矛盾,激发动机,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实践、修正、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5)培养创新精神在讨论归纳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 特长。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C、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 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2) 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接受实践出真知的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 (1)认知方面:焦耳定律。 (2)技能方面: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及其实验设计,探索结果的归纳总结。 (3)情感方面:科学探究兴趣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4、教学难点: (1)实验设计及其方法(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变为可以直接观察比较的 现象的设计)。 (2)导体放出的热量Q与I2成正比的理解。 (3)帮助学生认识电流做功和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 的教学难点,防止学生乱套用公式。 二、说教法: 根据现代教学理念,结合本节内容特点及本校实际设备条件,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将按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即创设类似科学探究的教学与学习情景(包括提出问题、猜想、确定研究方法并进行设计实验、揭示存在问题、动手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等),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使学生经历探索研究的各个环节,经历类似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三、说学法指导: 1、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掌握研究科学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对公式应理解透,不要乱套公式。 2.为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参观身边的工厂、熟悉日常生活中的电热器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3.让学生养成认真阅读课本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上介绍电热器的内容)。 4.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介绍电热器的材料。 四、说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演示实验 引入新课]演示实验1:教师出示电驱蚊器和电取暖器,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构造后,插上电源。[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还见过电流通过哪些用电器会产生热量?(课前已布置学生调查)[提问]象这些用电器中,产生的热量哪些对我们生活是有益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