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环境管理及其实施 [学习目标] 1.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重点) 2.明确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重点) 3.了解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一、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1.环境管理的概念 环境管理指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这样一个目的。 2.分类 (1)按照环境管理的范围,一般可分为三类: ①资源环境管理:主要内容是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包括非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恢复和持续利用等。 ②区域环境管理:主要内容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目标,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制定区域环境规划等。 ③部门环境管理:主要内容是制定部门或行业环境规划,处理本系统涉及的环境问题。 (2)按照环境管理的职能和性质,可分为四类: ①环境规划与计划管理:主要内容是制定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用环境保护规划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②污染源管理:政府部门在污染源管理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消极的“末端管理”,更要积极地推进“清洁生产”。 ③环境质量管理:主要内容是组织制定各类环境质量标准、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评价标准及监测方法、评价方法,组织调查、监测、评价环境质量状况以及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并制定防治环境质量恶化的对策和措施。 ④环境技术管理:主要内容是制定技术标准、技术规程、技术政策以及技术发展方向、技术路线、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以协调技术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既能促进经济不断发展,又能保护好环境。 3.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1)行政手段:根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织和指挥权,制定方针政策,建立法规,颁布标准,进行监督协调,实施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2)法律手段:运用法律武器来进行环境管理。法律手段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它的实施一方面靠立法,另一方面靠执法。 (3)经济手段:就是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控制生产者在资源开发中的行为,限制损害环境的社会经济活动,奖励积极治理污染的单位,以促进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 (4)技术手段:就是借助那些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5)宣传教育手段: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展览、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防治污染的方针、政策、法令等,从而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促使公众自觉参与环境管理,监督破坏环境的行为。 1.经济和技术手段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提示】 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公共财产,环境保护是公益事业,因此,国家和政府干预环境管理尤其重要。由于国家和政府的最高权威性,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有效地遏止环境的大规模恶化,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立法和行政干预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二、当前全球环境管理与国际行动 1.全球性环境问题及特点 (1)问题: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 (2)特点:这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特点,影响面大,甚至会影响到全球每一个角落,所以需要各国共同参与环境管理,一起解决全球环境问题。 2.全球环境的管理 (1)全球环境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国际合作,联合国三次环境与发展会议是国际最高层次的关于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2)全球性环境保护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