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第一节 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 [基础过关] 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我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房屋倒塌达700万间。读“我国火山地震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M位于中国八大地震带的_____地震带上 ( ) A.环太平洋 B.东南沿海 C.喜马拉雅 D.南北 2.我国地震活动 ( ) A.分布比较均匀 B.明显呈带状 C.主要分布在世界四大地震带的三大地震带上 D.东多西少 3.N地区很少发生地震,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地形平坦 B.位于大板块交界处 C.远离断裂带 D.深居亚欧大陆的内部 2011年1月13日巴西东部地区遭遇强降雨后引发某种地质灾害,当时造成至少419人死亡。灾害发生后,特雷索波利斯镇居民告诉巴西《圣保罗报》记者:“我在这里居住25年,从未见过这种事……我的住处地势高,从高往下看,一片‘泥海’,不少人爬树自救。”结合材料,完成4~6题。 4.这种地质灾害是 ( ) A.地震 B.滑坡 C.泥石流 D.洪水 5.这种地质灾害多发生在我国 ( ) ①云南省南部 ②四川省中部 ③辽宁省东部 ④西藏自治区喜马拉雅山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长江干流沿岸也是这种地质灾害的频发区,这里一旦发生这种灾害,可能会( ) ①造成人员伤亡 ②破坏水利工程 ③阻断航运 ④引发滑坡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B.滑坡的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先兆信息 C.滑坡的形成是因为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 D.滑坡的形成完全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8.不考虑岩体影响,在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修建公路,不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阅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成因上看A、B两地的泥石流类型不同, 其中,A地为_____引发的,B地为_____引发的。 (2)图中C地区泥石流较D地区少,其原因为什么?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滑坡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该地区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4)试填表分析滑坡和泥石流的共同成因: 滑坡和泥石流 自然原因 地形条件 地表崎岖、地形坡度大 地质条件 气象、气候条件 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人为原因 (5)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征?原因是什么? [能力提升] 10.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 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 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都是不可预测、不可预防的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及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当,是泥石流和滑坡日益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11.我国地震多是因为地处 ( ) A.太平洋、印度洋、亚欧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非洲、亚欧板块交界处 C.美洲、亚欧、非洲板块交界处 D.美洲、太平洋、亚欧板块交界处 12.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灾情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 A.随着科技发展,经济损失下降 B.人口密度加大,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上升 C.经济飞速发展,防震、抗震设施落后,经济损失上升 D.科技进步,抗震能力提高,死亡人数下降 图1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2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3~14题。 13.发生图1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 ) A.突发地震 B.坡度较大的山地 C.连降暴雨 D.地表堆积物较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