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46张PPT。 地震和台风灾害的防避 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玉树地震: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 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我们感受到的地震祁连震感强烈!新西兰8级地震!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 震源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 中。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汶川地震震源深度为10公里,玉树地震震源深度为14公里。 地震知识知多少 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就越大。汶川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9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100万千瓦的发电厂2年的发电量 。 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和宾诺·古登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 小于里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者是微震;里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 地震知识知多少全球地震分布区 从两个案例看地震疏散演练的极端重要性 案例12300名师生, 1分36秒撤离,无一伤亡,最牛校长———叶志平从两个案例看地震疏散演练的极端重要性 ——— 案例2位于绵阳的西南科技大学,汶川地震中损失最严重的高校。 3名学生遇难、80多人受伤、学校财产损失3亿多元。从两个案例看地震疏散演练的极端重要性 ——— 案例2位于绵阳的西南科技大学,汶川地震中损失最严重的高校。 3名学生遇难、80多人受伤、学校财产损失3亿多元。从两个案例看地震疏散演练的极端重要性 ——— 案例21人在逃生时,不幸被地震坠物砸伤头部,不幸遇难; 1人在逃生时,从六楼窗户跳下摔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当地震来了..人们通常第一个反应就是:跑地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1、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桌子旁边,这样容易形成三角空间;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如我们学校,文德楼的学生要逃生,要注意分流,从正门和侧门逃生,以免拥堵后发生踩踏事故,励志楼的同学要记住有三个门用于逃生,自己要沉着冷静,迅速判断出哪个逃生门人数较少。逃生时,一定要双手保护头部。 2、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3、户外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4、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 5、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疏散逃生的要求 疏散:抱头或用靠枕、书等保护头部,不要弯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听从指挥员的安排,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防 震 知 识1、如果你住的是平房,应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