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4127958

第23课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课件+朗读)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155024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3课,一封,南极,寄来,课件,朗读
    课件29张PPT。南极是一个冰雪覆盖的世界,这里的动植物是怎样生存的呢?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为我们揭开了答案。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封信,见识一下南极的奇异风光吧!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长城站 我国为进行 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而在南 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 察站,1985年2月建成,位 于南极洲菲尔德斯半岛上,距离北京近两万千米。 昼zhòu刮guā兽shòu厘lí添tiān附fù智zhì调diào企qǐ朽xiǔ遗yí菌 俄 廷 豹 贼 腐 jūnétíngbàozéifǔ细菌 毛骨悚然 苔藓 腐朽 尸骸jūn sǒng xiǎn fǔ hái调孤寂: 恶劣: 残骸: 本课指南极的大地孤独寂寞。 造句:王奶奶一个人待在家里时时常觉得孤寂,她就去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练习书法。 很坏。 造句:这种植物十分娇气,很难在恶劣的环境中 生存。 人或动物的尸骨,借指残破的建筑物、机械、车 辆等。 造句:经过多方走访,警察发现了肇事车辆的残骸。朦朦胧胧: 毛骨悚然:本课形容南极午夜的天空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造句:浓浓的雾霾中,天边的月亮朦朦胧胧的,很不清晰。 形容很害怕的样子。本文指作者听到天线发出野兽般的吼声很害怕。 造句:电视剧《聊斋》中有许多的场景让人毛骨悚然。 点击 听朗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写了作者到达南极的时间和所增长的见识。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详细介绍。写“我”在南极的见闻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直抒胸臆。写作者回国的时间,流露出作者对朋友的想念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作者在南极的工作很艰辛,但是他非常热爱南极,热爱考察工作,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读了这封信,南极给你留下的感受是怎样的?本文通过介绍“我”在南极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增加了我们对南极的认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1.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 guā fēng yě shòu zēng tiān fù jìn jī zhì qǐ é yí chǎn昼 夜增 添附 近机 智企 鹅遗 产刮 风野 兽2.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我们长城站周围,苔藓长得非常茂盛。(    ) (2)说实话,这里环境恶劣、荒凉,生活寂寞、单调。(    ) (3)闲暇时间,我就和其他队员到野外活动。(    )· ·稀疏热闹繁忙· ·· ·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胆战心惊  毛骨悚然 (1)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往往过的是(      )的生活。 (2)他讲了些有关死亡与鬼的令人(      )的故事。胆战心惊毛骨悚然4.按要求改写句子。 (1)风刮过屋顶的电线,好像野兽在吼叫。(仿写比喻句) _____ (2)每片碎木,都记录着一个探险者的故事。(缩句) _____黄河奔涌向前,好像万马奔腾一样。碎木记录故事。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南极一年分两季,即极夜的冬季和极昼的夏季。(   ) (2)11月份也是南极的初冬。(   ) (3)中国长城考察站建在菲尔德斯半岛上。(   ) (4)地衣和藻类是南极常见的植物。(   )√×√×课件37张PPT。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的季节变化、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等知识,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重点) 2.学习掌握书信的一般格式。(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你们好!和你们分别后,我于去年11月25日到达了南极。短短的三个月,我增长了许多见识。交代作者到达南极的时间,引起下文,暗示接下来将要介绍在南极的见识。你们知道吗?南极一年分两季,即极夜的冬季和极昼(zhòu)的夏季。用疑问的句式开头,犹如与我们面对面地交谈,感觉亲切自然。接着向我们介绍南极独特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